記者黃瀞瑩/台北報導 2014年底台北市長選戰激烈,候選人紛紛端出政策牛肉,連勝文與柯文哲雙方,在公共住宅、托育制度上各自發表意見,柯文哲日前公開反對將小孩送往大型、機構性的養育中心,他表示,如果現在要設公共托育中心,按照目前法規,從建造到啟用,不僅時間要很長,還要花很多錢,機構型養育中心也會影響幼兒的智力、人格、感情發展,家庭、社區保姆的制度,能讓幼兒在比較接近家庭的環境下成長。 對此,社會局副局長徐月美回應,目前公辦民營的拖育中心,主要由公益彩券的盈餘支應 12個托嬰中心,而其中7所位在活化校園的場地,也因為托嬰中心必須照顧比較年紀較小的幼兒,因此需要非常安全的消防設施,建管有一定的審核程序。 費用方面,徐月美解釋,台北市家長的工作形態比較多元,需要托嬰的需求較大,為提供更好的服務,托嬰中心都選擇評價優質的場地,對於家長來講,收費已經相對低廉,她也提到,目前台北市政府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托育津貼5500元,一個月托嬰中心則收費11000元。 針對建設時間過長的質疑,徐月美說,托嬰中心的成立,第一個步驟要先找尋場地,經過評估過後確定可以設立,完成空間改善後則要進行消防建館的相關證照申請、會刊等等程序,都是必備的保障安全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