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寶書版
經期不順是出了什麼問題? 前面提到月經會因為當月的身體狀況,而有提前或延後的情況,通常誤差值在七天之內都算是可接受的範圍。如果月經提前或延後超過七天以上,西醫認為是荷爾蒙失調的表現,而中醫則認為是氣血發生問題或是有臟腑功能失調的情形。 月經周期提前的原因 血熱 血熱的人經常會煩躁、自覺發熱,尤其到了夜間發熱感加重,皮膚容易泛紅起紅疹,血熱更旺盛還會導致身體異常出血,稱為「熱盛動血」,會有流鼻血、大便出血或痔瘡出血的情形,月經期的症狀包括:月經提前而且月經量變多、月經鮮紅有時帶黏稠,甚至會有血塊的情況。如果血熱熾盛甚至會月經大量出血造成血崩。 氣虛 中醫認為,「氣」與「血」這兩個體內的重要元素,是互相有關連而且會互相影響的。中醫說:「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是統帥身體血液功能的重要元素,當人體內的氣不足,無法管束身體的血液,就會形成人體異常出血的狀況,稱為「氣不攝血」。這種身體異常出血的狀況,包括:流鼻血、容易皮下出血(俗稱瘀青)及經期大量的出血。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會恍然大悟,原來同樣一個月經的大量出血,還有分「血熱」與「氣虛」兩種不同的發生原因。因為發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療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中醫並不是辨病而是辨證。如果是血熱型的出血誤食人參這種溫性補品,或自認為出血量大要喝四物湯補一補,反而是對於已經很「火大」的身子「火上加油」,導致更嚴重的出血,因此千萬不要自己隨便當醫生,錯誤的用藥即便是吃人參、四物湯,這類的常見的溫補食療也是會傷身的。 經期不規律的原因 女生對於月經的週期都非常在意,如果月經這個月提前幾天,下個月又延後個幾天,通常都會非常擔心惶恐,心想:「怎麼了?是月經失調嗎?」在多數情況下,月經忽前忽後確實是不正常的,但是女性一生之中會有三個時期月經忽前忽後是正常的;第一個時期是「初經來潮的前幾年」,第二個就是「生產之後哺乳期」,最後一個時期是「更年期的頭幾年」。 這三個時期因為女性荷爾蒙的狀態不穩定,月經不規律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狀況並不用太過擔心;如果女性朋友不在這三個時期,但是月經週期常常不規律,那就要考慮是否有器官疾病或是臟腑功能出現問題。 肝鬱 她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壓力大,月經就不來。在這樣身心俱疲的狀況之下,如同往常她的月經又延後了,有一回複診她告訴我:「羅醫師,我的月經終於來了,而且就在我的指導教授打電話告訴我,我的論文OK了,過沒幾個小時我的月經就來了。」由這個案例可以知道,壓力對於女性生理的影響是相當驚人的。壓力會影響人的免疫力讓人體變得容易生病,當然壓力也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導致月經失調。 在中醫的觀點「肝主疏泄」,這裡的肝不只是肝臟功能,而是中醫五臟中的肝,肝具有調整全身氣機通暢的作用,所疏通與宣洩的包括:情緒壓力、消化功能、血液、水分、月經……等等。當肝氣不順暢時,稱為「肝氣鬱結」,簡稱「肝鬱」;會導致情緒暴躁易怒、月經不定期、乳房及下腹部腫脹疼痛,在月經來潮時有時會突然「暫停」一兩天,之後月經又繼續來,這個症狀中醫古書也有記載,稱為「經水斷續」。 我在門診時發現有這樣的女性朋友還不在少數,有可能是因為現代人的情緒壓力過大,又缺乏抒發的管道所造成。 腎虛 另一個疾病稱為「多囊性卵巢」,會造成雄性激素過高、女性荷爾蒙不足,因此導致肥胖、多毛、青春痘增加、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減少,嚴重者月經不來。我曾經遇過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她長期不理會自己月經的狀況,已經三到四年沒有月經了,在經過中藥體質調理之後,月經還是可以恢復正常。這些荷爾蒙失調所造成月經周期不規律的疾病,在中醫歸類為「腎虛」。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往往將腎與「性功能」聯想在一體,的確中醫的「腎」除了西醫的生殖與內分泌系統之外,也包括泌尿系統及呼吸系統。腎中藏有精氣,稱為「腎精」,是人體內的精華物質,「腎精」的功能非常廣泛,包括了生長、發育、生殖等功能,也與記憶力有關;當腎精不足就稱為「腎虛」,對於兒童來說,腎虛會導致發育遲緩;對於成年人而言,則會造成女性月經失調、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所幸多數的人用補腎藥物治療之後,如果卵巢功能不是太差的人,都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如果「腎虛」一直不去治療改善,則很有可能會有不孕、提早老化等情況發生。 ►重點內容: ★本文資料經授權摘自:高寶書版《女中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作者:羅珮琳/著。出版日期:103/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