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法委員薛凌、林德福、賴士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句名言,出自英國大文豪狄更生(Charles Dickens)的時代巨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常為人引用;只是,從書中的開頭語繼續走下去,作者的描述卻愈來愈貼近台灣的景象,文句陳述如下:「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經典名句 跨越時空 歷經大時代熬煉的狄更生,寫出寓意深遠的經典名句,足以跨越時代。今天,在兩岸關係的攪動下,它也走進台灣當下的時代背景中。 N、S、H股飛奔上市 T股計畫還躺在案頭上 薛凌進一步指出,目前,陸資企業已可在美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上市,分別以N股、S股及H股掛牌,而台灣的T股卻只停留在計畫中。 事實上,相較於他國,兩岸的法規制度反倒相近,何以陸股可以在其他市場順利掛牌上市,在台灣卻遭擱淺?此舉,是否說明考量政治因素高於投資人權益? 個案從嚴審查 有其必要性 林德福委員則認為,政府為鼓勵海外經營優良台商得以回台掛牌上市,起初立意良善;唯落實執行迄今,卻為陸資企業借殼來台上市,開了一道偏門;金管會為保障投資人權益,從嚴審查有其必要性。林德福強調,他認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所言,「大陸企業來台掛牌上市,一定要『開大門、走大路』。」 投資市場 首重資訊公開透明 立法委員賴士葆面對F股及T股,提出見解。他頗認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的美式風格,面對業者,採取信任態度,但一旦發現不誠實行為,就立即執行嚴格管控的明快作風。 賴士葆解讀,就他的觀察,金管會面對F股的問題,並沒有另訂限制,僅就現有的規定徹底執行。至於,將陸資持股比例由原30%放寬至50%,為的是彌補法規漏洞,消弭檯面下陸資衝上70%至80%的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