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Google 本質上是一家系統公司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發表署名本傑‧溫伯格(Benjy Weinberger)的文章稱, Google 的本質既不是搜索公司也不是廣告公司,而是一家系統公司。它的一切偉大產品都源於強大的底層系統。
以下為文章全文:
問個嚴肅的問題, Google 是什麼?由於 Google 已經涉足了太多領域,因此可以從很多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TechCrunch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一針見血地寫道:“還記得那個專做搜索引擎的 Google 嗎?”對用戶而言, Google 是一家搜索公司,至少曾經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投資者而言, Google 卻是一家廣告公司,畢竟,它的收入大都來源於此。
然而,作為一名 Google 前員工以及該公司的擁躉,我卻有不同觀點。在我看來, Google 是一家系統公司,而且一直都是。
系統為先
多數創業公司最初都著眼於產品,包括用戶體驗、設計、功能、營銷等。這些企業主要依靠現成的基礎設施,轉而將主要的技術資源投入到前端元素,從而凸顯出自身的獨特性。
但有些創業公司卻經歷了飛速增長,導致原先的通用系統無法適應流量的增長。對於一家公司而言,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要麼聘請工程師開發定製系統,要麼出售公司,把問題甩給別人。
然而, Google 卻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先開發系統。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搜索引擎的前端用戶體驗都極其簡單,只需要利用簡單的HTML格式編寫一個輸入框和一個“搜索”按鈕即可,至少1998年如此。
搜索引擎的關鍵在於遍歷網絡、索引內容,並盡快返回相關結果。這三點都需要借助大量的電腦來運行複雜的算法,而且必須隨時應對其中某台電腦的崩潰。換句話說,搜索引擎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分佈式系統問題,或者說,是一個信息檢索問題。
因此, Google 從第一天開始就十分看重系統開發。他們聘請了最優秀的工程師,包括如今功成名就的傑夫‧迪恩(Jeff Dean)和桑傑‧格瑪沃特(Sanjay Ghemawat),以及貝爾實驗室的先鋒人物羅布‧派克(Rob Pike)和肯‧湯普森(Ken Thompson)。當然,還包括其他著名和無名天才。
於是,分佈式系統成了 Google 基因的核心部分,甚至比搜索更加重要。
冰山一角
在構建了強大的系統後,很多應用便應運而生。而且,其中某些應用只有 Google 才能打造。從Gmail到廣告,從Docs到圖書掃瞄,甚至YouTube,用戶看到的 Google 只是冰山一角,最多隻占十分之一。
真正將這些看似獨立的產品聯繫起來的,是另外十分之九,也就是 Google 龐大的分佈式系統。即使是無人駕駛汽車這種看似與主業毫不相關的項目,同樣受益於 Google 無與倫比的數據挖掘能力。
亞馬遜、雅虎、微軟等企業同樣擁有世界級的系統技術,但 Google 對整個硅谷的影響卻格外深遠。從分佈式文件系統到MapReduce,再到NoSQL數據庫,無數幫助創業公司脫穎而出的技術都出自 Google 的手筆。不僅如此, Google 還充當了創業公司的人才源泉,從而擴大了它的技術影響力。
削減中間項目
當然, Google 並非所有項目都秉承技術第一的態度。例如,Android和Google+就是為了應對核心業務受到的威脅。不過,即使是那些不太成功的項目,也同樣使用了一流的技術。
儘管 Google 的產品通常是“不成功,則成仁”,但強大的系統能力,使得該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都有信心解決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增強現實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 Google 是否應該解決這些問題見仁見智,但這的確反映了該公司的固有特點。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則是一些中間項目──既不出於戰略考慮,也非源於遠大抱負。而這恰恰是 Google 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正在極力壓縮的項目。如果 Google 既不需要這些項目,也沒有獨特優勢,又何必去做呢?
將這些不同的項目聯繫起來的,並非包羅萬象的計劃,而是隱藏在底層的技術平台。這或許無法形成前後連貫的願景,但偉大的項目仍將層出不窮。當然,小挫折總是難免的。(書聿)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