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發掘古籍中的太陽記事

[複製連結] 查看: 507|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xigen99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6-8-8 19:2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發掘古籍中的太陽記事天文學家與歷史學家攜手,從古代文獻了解科學記載前的太陽活動。撰文/納維爾(Rachel Nuwer)
翻譯/洪艾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直到17世紀初期伽利略開啟現代天文學研究之前,關於太陽活動的記錄似乎付之闕如,至少科學家是這麼認為。為了發掘過往的太陽活動,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借助古代文獻,發現幾十處明顯關於太陽黑子、極光和其他太陽活動的記載,目前已遠溯至公元七世紀。只不過比起看懂伽利略的繪圖,解讀這些文獻要花更多功夫。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電漿物理學家鶴谷(Bruce Tsurutani)評論道:「雖然科學家可以透過冰心、樹輪和沉積物來推測過去的天氣和氣候變化,類似太空氣象和極光的資訊則無跡可尋,所以我們必須善用祖先留下來的文字記錄。」

京都大學的歷史學家和天文學家分析數百份中國唐代以及公元7~10世紀日本和歐洲的古籍,成果發表在今年4月的線上期刊《日本天文學會出版物》。研究人員指出,他們一再讀到「白虹」和「不尋常彩虹」之類的名詞:同一時期在三個地區都有提及這些天象。京都大學文學院的研究生早川(Hisashi Hayakawa)是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他認為,這些地區相距甚遠卻幾乎同時描述類似現象,這只能以極光來解釋。極光是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和地球大氣分子碰撞所產生,通常在地球的南北磁極以環狀形式出現。

該團隊去年也發表研究,他們蒐羅中國宋代(10~13世紀)的官方記錄,找尋其中可能關於太陽黑子的描述:文獻多把黑子形容成太陽裡的梅子、桃子或雞蛋;另外也找到38次太陽黑子、13次白虹或不尋常彩虹和193次可能是極光的事件。團隊也彙整了關於這些現象的記錄,並放在開放的網路資料庫。

研究成員之一的天文學家磯部(Hiroaki Isobe)提醒,我們無法斷定古籍裡描述的一定是太陽活動的現象。詮釋古代語言並且推論文獻中那些凶兆事件的真實面貌,是這項工作最獨特的挑戰。早川說:「海嘯和地震相對容易辨識,然而遇到『天色變紅』之類的描述,歷史學家就很難斷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該團隊希望與歐洲、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南韓的研究人員合作,蒐集更多證據支持他們的結論。

透過整理關於太陽活動的長期記錄並找出活動模式,科學家能更了解地磁翻轉或太陽磁場對地球氣候可能的影響,以及增進我們對於日焰如何燒毀衛星、造成地球電力中斷和擾亂電子通訊的理解。磯部說:「鑑古可以知今。」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iamjason008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