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端午節的食俗

[複製連結] 查看: 32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67659674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7 22:5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粽子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
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 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
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
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 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
“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
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 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
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
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 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
不添加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能看到的粽子,不
論是造型還是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
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
喜歡采 用新鮮竹葉,因為幹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
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的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粽子的大 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
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
少鹹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製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
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
另有一 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
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 香軟,分為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
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
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 適口。嘉興“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餡料都經過專
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鹽及少許
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
吃起來外焦裡嫩,頗具風味。
  
漢族端午節食品,流行於甘肅、寧夏一帶。把發麵做成扇子狀,有數層,每層間撒
有熟胡麻粉,表面捏有各式花紋,蒸制而成,並塗上五彩。亦作為饋贈的禮品。
流行於甘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
豆沙、栗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 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
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鹵肉、香菇、蛋黃、
蝦 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
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出處:竅門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