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生的最佳方法--協調平衡

[複製連結] 查看: 19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062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 17:2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人體生理學認為︰有機體的存在是以內外環境的平衡為條件的。

比如︰體內的酸鹼度、溫度、內外壓(如大氣壓和胸腔負壓之間)、飲食和消化、營養和消耗、分解和合成、吸收和排泄等,都必須在整體的和局部的協調與平衡基礎上,才能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行的,而這些局部之間的相互協調和整體的平衡都受大腦和腦以下神經系統的調節,並在人的大腦中引起反應。

如果我們能夠根據這些反應形成自我意識來調整各項生理活動,使之達到整體的協調和平衡,這就達到了中醫學所講的陰陽平衡、五行相生﹔氣功中叫做坎離交媾、水火濟既、周天運行等。

有人認為,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認為,生命在於靜養。二者各有其道理。然而,最佳化的方式應是動靜相兼,運動的方式應在協調的基礎上﹔比如運動時,應看其心肺功能和其他功能是否相適應、相適應就是協調。

如果一個體質很弱、久病氣虛的人,應以靜功調養為宜,這種靜,也是內外相互協調、大腦入靜、體位平衡(即端坐或站立,不可俯仰歪斜)的靜,待體制靜養內壯之後,漸增少量運動,大壯之後,再多做運動。

久動之後,再行入靜,才可使之加快恢復過程。如果只強調動、不強調靜,就只有消耗而沒有恢復﹔只強調靜,不強調動,就只有靜中的平衡而失去了動態的協調。

世界上不會有隻靜不動和只動不靜的人,動靜相互協調、平衡才是養生的秘訣。太極拳理論提出︰寓動於靜,寓靜於動,說明了動靜的相對性。物質的運動本來就是相對的,養生中所謂動、靜,大多從宏觀肢體和大腦的思維活動而言。

協調和平衡是人類自下而上的基礎,人與天地協調,以適應自然、地理、氣候的變化,人與時間協調,以適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和晝夜變化。如果人與自然界不協調,就會生病,如遇嚴寒則受風寒侵襲,遇酷暑則中暑氣致病,人與地理環境不協調,就會得「地方病」(由於某地缺乏某種元素而造成),或者由於改變環境而患「不服水土」的病。

道家養生所追求的長生不老,是想達到人與自然界高度協調的境界。而現代科學也在研究人怎樣與自然界協調以達到處長壽命的目的。

除了人和外界環境的協調之外,人體各臟腑之間、人體各臟腑和全身和各部組織、器官之間都必須是協調的。在運動中,協調是完成優美動作的關鍵,而內部各組織器官與神經系統、意識活動、內氣運行的協調關係更是運動的最佳方式,就是中醫講的陰乎陽秘,氣功中的性命雙修,也就是武術運動中的︰內外合一。

協調與平衡是不可分的統一體。協調也是運動中的平衡、平衡是局部與整體協調的表現。

比如生態平衡,就是講某種動、植物在生物的整體環境中是協調的。拿天體來說,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運轉必須是平衡的,地球圍繞太陽的圓周運動也是平衡的,月亮繞地球的運動也是如此。

可見,沒有平衡,就不會有生命,就像沒有運動,就沒有物質世界一樣。協調、平衡是物質世界對於生命所不可少的。

在意識活動中,人的大腦只有與自然界處於協調、平衡的狀態,才能夠深刻地認識自然界和人類本身。

而大腦入靜、不加自己已形成的所有意識,使大腦處於平衡的、與自然界協調的狀態,就會漸漸認識到自然界的本質。因此靜功和氣功的養生方法中要求靜、要求頭和脊柱與地面垂直,太極拳中叫做「尾閭中正」,靜功和氣功中叫做「打坐」或靜站、站樁等。

因為只有頭與脊柱同地面垂直,才可以使大腦和腦幹的重力平衡,此時腦的中心勢必與地心是垂直的。垂直就是平衡,入靜才能協調,當我們經過長期練習,處於和自然界協調、平衡的時候,我們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本質的認識就會產生了。氣功和特異功能中的一些超乎常人的現象就產生了。

人的大腦是無所不反映的,就像水中映物一樣。水是透明的,只有水在平衡狀態時,才能不混濁,大腦只有在入靜狀態時,才能不紊亂。水在平靜時,不動波濤和漣漪,才能顯示其透明度﹔大腦在入靜時,才能無表淺浮躁的認識,發揮其真正的潛能。

當人腦和人體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的時候,人不僅能夠健康和長壽,人對自然界和自身將會重新認識,人將超越自身的舊的局限而奔向新的領域。這一點,應該是養生的最終目標。

為了人類的養生的最終目標,我們人類首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人的生命體的協調和平衡,首先需要的是環境。沒有一個協調、平衡的環境,人類是不能生存的。

例如天體運動的協調平衡、自然界生態環境的協調、平衡﹔氣候、空氣、人口各種資源、生產與消費、人與社會、人與人等等,也就是自然界這一個超巨系統和各個系統、子系統之間,都必須處於相互協調、平衡的狀態中,才能使生命活動正常進行,才能利於全體人類的養生。

而人體這一巨系統和體內各系統之間,也必須是相互處於協調、平衡的狀態中,才能使生命呈現最佳化過程。一旦有了某部分的不平衡或欠平衡,意外事故將會很快發生。

如,當太陽黑子出現,是局部的不平衡,這就會導致地球表面的磁囊,而使短波無線電傳播發生故障,也會同時影響人的身體。如森林資源的減少會使動物物種減少,並引起氣候的變化,因而影響人類的生活。

這都是局部的不平衡導致了整體不協調的結果。而人口爆炸、空氣污染、能源危機等則是人的生產和生活不平衡所引起的,這種不平衡和不協調勢必反過來影響人類本身。因此,人的生存必須依賴於環境的協調和平衡。

人體的運動是自身的隨意運動,與外界環境有著相對的不平衡﹔面人體的靜,則是與外界環境保持相對的平衡,因為人靜下來,是處於適應自然界運動的靜態--即人的主觀不動、而任人體自身從自然界獲得的運動功能來進行微觀的、適應自然界的活動﹔而大腦入靜,則能獲得自然界真正的信息,這就是與自然界協調、平衡的方式。

周敦頤在《太極圖、易說》中指出︰「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自然界本身就是動靜相兼的過程,人體難道不應以動靜相兼來與之協調一致嗎?人以協調的方式保持自己在自然界中地存在,但人是有生、有死的,表現為與自然界在時間上的不平衡過程,所以人與自然界不是絕對平衡的。

生命本身就是自然界一個鏈的振蕩過程。如同一個正弦波,從自然界基線上升起,達到成長壯大的頂峰然後下降。人的活動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徵,人的入靜是適應自然、感知自然的象徵。

自然界的不平衡是處於協調的過程中,自然界的協調是對局部不平衡的調整過程。自然界整體是振蕩的,而這這種振蕩是週期性的。這種週期性的振蕩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微、微中有細的過程。而各個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