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公允價值(2):「收益法」比較好…沒個準

[複製連結] 查看: 23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6 12:1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2/06 12:05   《產業分析》公允價值(2):「收益法」比較好…沒個準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灣從2013年起正式實施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企業持有不動產的衝量
可採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實施初期並未允許企業選擇公允價值模式的市場法及收益法來進行評價,
原因是若企業一次性認列評價利益,可能使淨值有大幅波動,失去公允價值的實質意義。而此次金管會開放
的「收益法」是將現金流量和收益等未來金額折算成單一現值,反應未來金額現值的市場預期。一旦上市櫃
公司採取收益法,則所有帳上投資性不動產都要受評。

  業者指出,雖然持有大量投資性不動產的企業,可以藉此新規定提高公司淨值和認列後續增值利益,但同
時也面臨風險。包括:一、當企業由成本法改為公允價格評價後,每年都要進行不動產評價,相對產生額外
的評價成本。二、企業獲利穩定度下降,企業除了本身營運外,還需負擔不動產評價增值或減損風險,若租
金收入減少或利率走升,經過收益法估算後,可能就會產生評價損失。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