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漂浪島嶼專欄】黃色小鴨暴斃之後……

[複製連結] 查看: 249|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6 10:5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漂浪島嶼專欄】黃色小鴨暴斃之後……
2013年11月06日10:21   
黃色小鴨旋風襲捲世界,台灣也不落人後,各地政府搶小鴨風采,從高雄愛河、桃園埤塘,還要拼到基隆港灣,到現今大家對於這個放大千倍的洗澡玩具,除了可愛的深具療癒,也說不出對藝術,對地區,倒底有何意義?

桃園小鴨的爆斃事件,引發社會二極反應,有人婉惜可愛小鴨爆掛了!有人消遣瘋狂可以結束了!但是從小鴨風潮中,更該思考在百萬人的拜鴨行動背後,一場地景藝術的意義。

黃色小鴨到桃園,只是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四個展區中,其中的一個展區。但是拜小鴨狂熱之賜,根據桃園縣府統計,累計開展前四天到訪人次,就已湧入95萬人,其中小鴨展區就累計60萬人次,其他三個展區僅有30萬人,換句話說有一半人,到了陂塘看完小鴨就走,根本未到聚落展區。

日前前往拜訪,小鴨爆開那天,人潮迅速退散,當地商家說遊客少掉三分之二,還搭上一人乘坐的接駁公車,一場藝術節全受黃色小鴨牽動。對於一個地景藝術節,明星展區的集中化,造成對其他展區的忽視,忽略掉地景藝術中,透過藝術,引入遊客分散進入當地,深度接觸、認識地區的意義。

在桃園地景藝術節中,推動團隊導入日本大地藝術節的觀念,在不同地區創作,透過藝術引介,讓人們進入、接觸一個區域,深入認識當地的歷史、生活、文化面貌,並且與當地居民,展開一個良善的互動,推動桃園地景藝術節,確實有著美好的初衷。

但是,無論是媒體聚焦,或是群眾迷戀,黃色小鴨成為唯一焦點之後,讓地景藝術節中,真正走入社區的展區,不受重視。許多在地經營的苦心,創作團隊的心意,嚴重被忽視,甚至一些真正當地美麗的地景,如老樹、農田、三合院,根本沒被看見,藝術本身成為一種獨斷,完全失去透過藝術接觸地方的意義。

荒謬的是,桃園地景藝術節中,標榜桃園數千陂塘的意象,分別邀請三位知名國際藝術家前來三處陂塘佈展,縱使藝術作品有其美麗,但是佈展的陂塘卻讓人萬分失望。因為陂塘已經不是原始自然的地景,而是圍著水泥護堤的灰色大水池,生態完全不復存在,再好的藝術作品放入,不會凸顯原初的自然美麗,而是強化生命的死寂。

更諷刺的是,當桃園以陂塘地景、水圳意象,舉辦地景藝術節,介紹新屋在地的傳統農村聚落地景,但是在隔壁的鄉鎮,卻在進行全台最大的桃園航空城徵收計畫,將會剷平聚落、填平陂塘,建立一個新的水泥都市。無異成為一個高度的反諷,這頭重金懷念,那頭無情摧毀,藝術完全不具反思能力,只成為衝高人次的觀光活動。

同時間在日本,此刻也舉辦著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季,分成春、夏、秋三個季節會期,三個季節至今也累積百萬人次,但是推動團隊相當滿意,他們不是為了衝高觀光人次,而是真心希望人們接觸、認識這些島嶼,更不期待過多到訪人數,嚴重干擾當地原有生活。

瀨戶內海藝術季中,挑選十多個小島,分散著數百個展出點,數千件作品,作品並不特別標榜藝術家的名氣,而是重視藝術作品和在地文化、歷史的連結,甚至作品本身對於技術保存,廢校、荒屋再生的幫助。

數週前,前往見學旅行,深深感覺到,在穿梭每一件作品之間,其實已經被引導安排,深入觀看、體驗當地的地景,以及深厚的人文歷史。更重要是是無論自然地景或藝術作品,都呈現一種反思性,反思著島嶼歷經開發年代,以及面臨傳統消失的憂慮,思考如何透過藝術行動,展開對於環境的守護,以及對於未來的追尋。

這也是舉世舉辦地景藝術節的意義,當創作藝術走出展覽室、博物館,進入自然田野,農村小校,其實藝術不再是孤芳自賞,而是一種深具環境思維的藝術行動,它不僅凝聚村落情感,也擔負遊客教育的意義。

地景藝術之美,在於已有反思,受到保護的土地,透過藝術的點綴、引介,讓人們進入一個動人的時空,而不是破壞殆盡,無所反思的土地,只想透過藝術,去美化地景。那是全然無所意義,甚至讓藝術顯得孤冷無生命。

黃色小鴨瘋爆了!或許在擠爆的人潮後,人手一機的照片,各自獲得救贖的意義。但是對於一場地景藝術而言,只有作品,沒有環境,卻是最空虛的活動,就像人們嘲笑煙火節一般,夜裡璀璨施放,人潮洶湧,衝殺來回,最後回到家,有了亮麗夜空的照片,卻還是不清楚當地長個什麼樣子。

黃色小鴨像煙火,夠亮夠美夠迷人,但是在黃色小鴨離台之後,對於土地環境,對於參與群眾,一場重金舉辦的地景藝術節,民眾透過藝術,學習到什麼?政府對於環境,又反思了什麼?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
星期日:彭明輝。
(作者群陸續增加中)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30朵鮮花 系統會自動高亮 更可提醒更多的人注意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