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凍抹條快防寒!8部位非保暖不可

[複製連結] 查看: 217|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no37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1 21:0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2月21日 下午6:56.
.
...相關內容.
..
看相片.中醫理論認為,身體有8個部位要特別注意保暖,其中包括頭、頸、 …
....「好冷!」天氣冷颼颼,再創低溫,許多人出門全副武裝,就怕凍抹條,因而受風寒。到底寒冷的天氣,應該注意哪一些身體部位保暖?中醫理論認為,身體有8個部位要特別注意保暖,其中包括頭、頸、耳、鼻、腰、背、膝、腳,因為暖頭可固陽,暖腰可護腎。






冬天的寒氣會造成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良等,如有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就較容易出現急性冠心症、急性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猝死的風險。要避免遺憾發生,應該做好以下8個重要身體部位的保暖動作。


保暖部位一/頭


中醫理論認為,「頭是諸陽之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如果這個地方受寒,體內的陽氣就會失散,會導致頭疼、發熱。罹患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建議冬天出門,最好戴一頂保暖的帽子,可以抵抗寒流侵襲。


保暖部位二/頸


頸部上承頭顱,下接軀幹,是人體的重要部位。暴露在外的頸部受寒的話,組織血流會變慢,新陳代謝變低,常導致局部組織細胞缺血缺氧而腫脹。同時,頸部肌肉受寒冷刺激後,容易出現保護性收縮,使張力增高,使頸椎間隙變窄,可能導致神經、血管受壓,增加頸椎病的發病危險,因此,在氣候寒冷的冬季要注意頸部保暖。冬天出門一定要戴一條溫暖的圍巾,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頸椎病等的人。






保暖部位三/耳


中醫理論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保暖,不妨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或是目前已經有耳套,都有保暖的效果。突然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令其快速回暖。


保暖部位四/鼻


「鼻為肺之竅」可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平時要注意保健。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鼻的耐寒能力;別忘了有冷風吹來時,出門戴口罩保暖,或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躺下睡覺時,也可以戴口罩保暖,避免一直鼻塞或流鼻嚏影響睡眠。


保暖部位五/腰


天冷時容易手腳冰冷,首先要保暖對於寒冷反應敏銳的腰部,這樣有助於保持全身的溫度,有助於心臟發出指令向手腳輸送更多的血液和熱量。這樣手腳溫度也就高起來了,特別是在經期,血液都集中在腹部,手腳更容易感覺冰冷。讓腰部充分保暖既可以溫暖手腳,又可以預防痛經。


保暖部位六/背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而人之陽氣根源於腎,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著涼受風寒也常從背部開始。保持背部溫暖,可防感冒、固腎強腰,預防舊病復發。除了加件背心、馬夾,背部冬季保暖的要訣是曬太陽,每天可在中午光照強烈時出門散步,接觸陽光,幫助腎的陽氣升發。






保暖部位七/膝


膝關節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此處有諸多神經匯集,一旦著涼,除了誘發常見的關節炎和風濕疼痛之外,也可能出現腸胃發炎、月經痛、更年期、不孕症、神經衰弱等病症。所以天冷時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褲等,騎車、外出鍛煉時可戴護膝,並注意運動別過量。


保暖部位八/腳


「寒從腳下起」,雙腳因為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發冷。因此,冬天天冷一定要注意保持腳部溫暖。睡覺前可使用熱水泡腳,再用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或是腳泡熱水,也有助於促進腳部血液循環。


【中醫師小叮嚀】:


中醫師陳潮宗提醒,天氣寒冷時的飲食原則是「健脾胃、養肺腎」。冬天宜養腎陽,可食入腎鹹味食物,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由於腎主水,宜吃溫熱及黑色食物,如羊肉登溫腎壯陽。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黑色食物,以及核桃、板栗、桂圓等食物,都有補腎益腎作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