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INTC-US) 公布最新四年計畫,並跟進業界改變製程節點命名方式,英特爾創新科技總經理謝承儒今 (27) 日表示,命名方式改變考量 PPA(效能、功耗、面積),同時避免市場混淆、提供更清楚的基準,Intel 7 就等同代工廠 7 奈米製程,將依此延續下去。 英特爾改變製程節點命名方式,外界認為英特爾正為未來跨入晶圓代工領域準備,採用與業界相同的命名方式,除了避免混淆,也更有機會搶食代工廠訂單,符合執行長基辛格 (Pat Gelsinger) 提出的 IDM2.0 策略。
英特爾翻轉技術藍圖,計畫在未來四年推出五個新世代晶片生產技術,也宣告將原 10 奈米 Enhanced SuperFin 製程改為 Intel 7,後面則將依序推出 Intel 4、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 等,其中,Intel 20A 預計在 2024 年逐步量產,象徵晶圓製程正式進入埃米 (Angstrom) 時代。
英特爾各節點創新技術。(圖: 英特爾提供)謝承儒補充,Intel 20A 將採用 RibbonFET、PowerVia 等兩個突破性技術,RibbonFET 為 2011 年推出 FinFET 後全新電晶體架構,將在相同驅動電流中提供更快的電晶體開關速度,PowerVia 則將採用背部供電,有助訊號傳遞,英特爾也正與艾斯摩爾 (ASML-US) 開發下世代極紫外光 (EUV) 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