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樹之歌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JOHNJJOOHN
時間:
2021-6-28 12:30
標題:
樹之歌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 (繁_EPUB)
本帖最後由 JOHNJJOOHN 於 2021-6-28 18:18 編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樹之歌.jpg
(192.0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28 05:43 上傳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內容簡介===
樹的詩人哈思克,再次以精微細膩的文字,勾勒出由樹所延伸的生命網絡——
與風沙海婆娑共舞的菜棕、即便倒下卻依舊滋養著萬物的綠梣樹、注入紙神川上御前精魂的三椏和紙、人行道上串連起陌生人們的豆梨、無畏戰火乾旱仍舊繁茂生長的橄欖樹……無不訴說著樹與天地萬物間的動人故事。
有別於前作專注於描述方寸之地中的林間生態,哈思克反覆造訪了位在世界各地的幾種樹木,去傾聽、凝視與探索每種樹木與蕈類、細菌群、與其共生或將之毀滅的動物,以及其他樹木之間的連結,並展現人樹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像是安大略省的膠冷杉以及亞馬遜的吉貝樹,儘管生長於看似天然之地,卻深受工業發展與氣候變遷的影響。哈思克也透過了那些生長在看似毫無自然氣息之地的樹木,如曼哈頓人行道上的豆梨、耶路撒冷的橄欖樹,說明了自然其實無所不在。
哈思克說,樹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它們向我們展示了如何融入自然的網絡之中,並且繁榮茁壯。樹根會藉由土壤傳送出化學訊息,與鄰近的蕈類與細菌溝通。小樹枝擁有對光線、重量、熱度以及礦物質的記憶。葉子裡的植物細胞會釋放出飄散於空氣中的氣味引來愛吃毛毛蟲的昆蟲。哈思克特別關注來自樹木或包圍樹木的聲音;每種聲音都訴說著樹木與其他生物間動人的故事。
===各界讚譽===
閱讀此書是一種享受,它召喚出我在森林時的美好記憶,也滋養了我許多與樹相關的生命歷史與生物網絡等知識。它也提點了我,森林世界的生命處處,且無所不在。我更喜歡本書對聲音的描繪,下回置身森林時,我要好好豎起耳朵聆聽。
——《黑熊森林》導演 李香秀
《樹之歌》透過記錄樹的世界,揭露萬物實處於一個瞬息浮動的關係網絡,真正的知識其實是明白「關係」。《樹之歌》也講大千世界裡的各種人際網絡所蘊含的宇宙觀。難以想像可以在一本植物書讀到人類學。實在驚喜。
——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何穎怡
本書雖然以樹為名,但介紹的樹種並不多。作者以一棵吉貝樹打開序曲,藉由各種觀察視野與心情引領你進入並思考自然、城市還有人類的共處之道。書中文字展現作者高深的敘述能力,閱讀時就像坐在他身邊,親眼看到描述的種種,跟著字裡行間暢遊在城市的四季觀察,並體會自然萬物展現的生命力。
——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仕傑
大自然的生命網絡的複雜度和生態重要性,不論在巨觀或微觀的尺度上,都已超乎人類的想像和科學研究的步伐。一片林甚或一棵樹都各自成就其微妙的生態系,也提供了人類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和美麗的詩歌。為此,人類應該讚嘆、感恩,更應善盡保護之責。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美秀
哈思克的文筆總是優美極了,解放了束縛在樹木裡的美聲,同時也被樹木不同詞曲和旋律感染了,各篇章隨樹起舞而性格和作風各異,但充滿了各種哲理和省思。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黃貞祥
這是一本可以滋養性靈的書。《樹之歌》提出了強而有力的論據,讓我們明白人類不該再切斷那孕育我們的生命網絡。且讓我們隨著大衛.哈思克拿起聽診器,聆聽大自然的心跳,並發現其中所蘊含的詩歌。
──《樹的秘密生命》作者 彼得・渥爾本
大衛.喬治.哈思克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他對大自然的觀察非常敏銳。《樹之歌》既富抒情色彩,又具教育性,字裡行間洋溢著美感,但也帶著一股惆悵。
──《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伊莉莎白.寇伯特
在《樹之歌》中,哈思克提出了「生態美學」的概念,教導我們如何發現蘊含在萬物的連結中的美感……在他眼中,樹木是「大自然中最偉大的連結者」。它們象徵著此書意義非凡的主題──生命即關係……這是一種將生命視為共同體的概念,我們在其中可以找到救贖。
──《大西洋雜誌》作家 艾德.楊(Ed Yong)
哈思克這部有關生態研究的作品優雅而細膩,其中描述了全球十二種樹木從古至今的命運……讓我們得以進入生命共同體內部,進行一趟精彩萬分的旅程。
──《自然》期刊
《樹之歌》就像《森林祕境》一般,既是深入的科學著述,也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與豐富的想像力……哈思克意圖探索大自然萬物跨越時空的連結,並觀察人類是否能與其他物種共創更有智慧、更豐饒、更具適應力和創造力的生命網絡。
──英國《衛報》
===作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暨環境研究教授,因在教學中融合了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曾獲選2009年田納西州最傑出大學教授,《Oxford American》雜誌亦於2011年讚譽其為「美國南方最有創意教師」之一。亦為古根漢會士(Guggenheim Fellow)。
哈思克的作品融合了科學、文學,以及對自然的哲學思索。前作《森林祕境》(The Forest Unseen)曾入圍普立茲獎非文學類、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決選,並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國家戶外書籍獎、李德環境寫作獎、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他也出版了若干散文、社論與詩作。
===譯者簡介===
蕭寶森
台大外文系學士,輔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報社編譯及大學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蘇菲的世界》、《亞歷山大三部曲》、《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師》、《森林祕境》、《種子的勝利》(末兩本為商周出版)等十餘部,生性好奇,喜歡閱讀、旅遊及所有具美感的事物。
附件: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epub
(9.94 MB, 下載次數: 190)
2021-6-28 05:4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varing_cloud
時間:
2021-6-28 14:41
看看不同觀點的哲學觀也是一種多元價值
作者:
bcafe
時間:
2021-6-28 18:01
書友您好,歡迎您來到小說版分享書檔~這一帖要修正標題格式,不要副標題,括弧用半形的~版務示範如下~
樹之歌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 (繁_EPUB)
請務必遵守手機小說版規,發帖者視同已閱並同意遵守。
小說版版規言明,要發正體中文且完本的小說檔,樓主文編輯時,您要先PO跟書檔有關之圖片一張,然後一段文字介紹,順序先圖後文。書友倘若不懂如何正確安插圖片,可參考咖啡版主的教學文:
如何在帖子中上傳圖片-基礎篇
。小說書檔要用附件上傳,版規言明禁止外連。單一書檔直接記事本檔案上傳,超過一個書檔以壓縮檔上傳。當然也要給書檔合適的分類~
字體採用論壇預設,也就是3號字,看起來舒適美觀。一般而言在純文本打字不需要特別選,就是論壇預設字體。
標題格式遵守版規要求,保持整齊清爽,集數、風格、版本、副標題...等,都在內文簡介內敘述
。
發帖前線參考
如何有效地搜尋是否有重複帖
,不然編輯了好久卻發到重複帖被版務刪帖很可惜~這方法在其他版區也適用。
樓主文編輯後請一定要再檢查一下主題,分類、標題、圖檔、內文、附加檔案,這些必要項目都正確再點[發表]。版務建議不能配合版規發文的會員,欣賞他人作品並幫之評分鼓勵這樣更好。
修正期限為三天,編輯修正後請於本帖評分[已修正],版務上線看到會盡快打開主題。還請您注意:您在小說版所發的帖子尚未編輯修正完成打開前,不得再發帖,倘若持續違反小說版規發帖,版務會依照總版規
禁言
處理,務請配合,珍惜自己的論壇帳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bcafe
時間:
2021-6-28 18:15
沒有修正好~作者名後與左括弧之間要空一格~再加油~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4-12-31 05:28
感覺好像不錯看~
謝謝大大分享!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