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科學人 第232期 作者:多人 (繁_PDF)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1-6-17 00:06
標題:
科學人 第232期 作者:多人 (繁_PDF)
本帖最後由 kevin5441 於 2021-6-17 10:53 編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IMG_0016.JPG
(238.7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7 00:04 上傳
科學人 6月號/2021第232期
封面故事
數學算出人與人的連結
滲流理論闡明許多網絡的連通現象,從手機通訊到病毒擴散都適用,這次全球大流行凸顯了人際網絡連結的重要性。
撰文/休士頓-愛德華斯(Kelsey Houston-Edwards)
翻譯/翁秉仁
重點提要
■ 手機通訊、迷因爆紅等複雜系統都可簡化成網絡。當新成員與原本孤立的成員建立連結,新網絡便串接起來。
■ 數學中有一門稱為滲流理論的分支,可研究這些網絡建立或移除連結的劇烈轉變,理解網絡串接的臨界時刻。
■ 探究滲流理論與人際網絡連結的數學模型,有助於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截斷傳染鏈,進而緩解疫情。
編者的話
滄海桑田看能源
南庄鄉山明水秀,我在這裡住了20多年,認為最具地方特色的該是蘇鐵化石區了。一條山間小徑旁的石壁上,密集排列著約橄欖球大小的圓瓶狀構造,由菱形的葉柄痕跡可以判斷該是蘇鐵的樹幹鑄模化石。當年它們被泥沙掩埋,在圍岩中保留了外形,待植物體澈底腐爛後,內部再被泥沙填充成了石質鑄模。道路開挖、圍岩風化崩解,它們就露頭現身了。
保存這些蘇鐵化石的地層是中新世晚期的南庄層,年代是1100萬~800 萬年前。它們都呈直立狀,很可能是災難發生時在原地被活體掩埋。蘇鐵皆是喜陽植物,因此可以遙想當年,此地應是片壯濶的低矮蘇鐵密林。然而台灣不是在三、五百萬年前才從海裡冒出來的島嶼嗎?怎麼會有千萬年前的植物化石?請教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地質古生物專家張鈞翔和王士偉,才恍然大悟:台灣島在海岸山脈以西是歐亞板塊大陸的邊緣,歷經多次陸相與海相的交替,長有蘇鐵林的南庄層曾陷入海中,其上再沉積了有貝殼化石的海相桂竹林層。我有幸住在南庄,享受這滄海桑田的故事。
南庄鄉地處偏僻深山,聚落人口不多。1960 年代因煤礦業而繁華鼎盛,不到30 年礦脈枯竭又沒落了。那是韓戰之初,日本為煉鋼製軍火需要大量精煤,美國國家安全局以美援資助台灣的經濟部探勘南庄層的煤蘊藏,進而促成採煤熱。全球的煤礦絕大多數源自古生代約三億年前的石炭紀巨大森林,那是個潮濕炎熱的時代,伏倒的巨木被掩埋在沼澤中,在適當的壓力與溫度下轉變為煤炭。相對年輕的南庄層煤礦形成,本是個異數,當然蘊藏量低。同理,台灣也曾有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但都早已竭盡。
台灣的人均用電量舉世排名前茅,我們早已不再有自產的化石燃料,又魯莽棄置了核能,目前80%的供電來自燃煤及燃氣發電機組。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險境,國際能源總署呼籲立即停止開發新油井、煤礦和天然氣田。這會是台灣的立即困境,因為政府堅持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天然氣的發電佔比得提高到50%,龐大的接收站投資與環境爭議未見休止。〈善用天然氣走向無碳未來〉是決策者必讀的警文,也是我們監督政府該有的共識。
內容簡介
《科學人》雜誌-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
自2002年創刊以來共11年榮獲出版界最高榮譽雜誌出版金鼎獎!身為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科學人》一直領先報導全球最先進的科學脈動與產業趨勢,除生命演化及天文奧秘的探索外,也包括成就未來經濟創新的各種工具:「NBIC,Nano-Bio-Info-Cogno(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訊科技與神經科技)」,及其聚合衍生的「長壽醫學」、「未來能源」、「淨化科技」、「即時通訊」、「人工智慧」及「前進太空」等產業趨勢內容。除了原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精確編譯外,台灣延伸企劃採訪篇章更佔40%以上,藉由淺顯易懂的編輯呈現方式,帶給產業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最具未來性的知識力。
《科學人》雜誌即將於2017年2月滿15週年!15年來,在「廣」的方面,《科學人》月月帶給台灣讀者科學新知、科學新聞、重要科學研究;而在「精」的方面,《科學人》推出15週年特別獻禮:「博學誌」系列文集,滿足您在單一領域更深入、更全方位的知識渴望。
「博學誌」系列文集
問,時間為何物?(2016/9/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高涌泉 專文導讀
窺探大腦(2016/10/20修訂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專文導讀
發現天文之美(2016/11/20修訂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專文導讀
掌握數位生活(2016/12/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 林守德專文導讀 活靈活現動物行為(2017/1/20全新出版)金鼎獎科普作家 張東君 專文導讀
文件:
科學人中文版 202106.part1.rar
(30 MB, 下載次數: 436)
2021-6-17 00:0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文件:
科學人中文版 202106.part2.rar
(23.73 MB, 下載次數: 433)
2021-6-17 00:0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kenjerd
時間:
2021-6-17 07: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okii
時間:
2021-6-17 08:15
請務必遵守手機小說版規,發帖者視同已閱並同意遵守。
3天期限修正分類,小說版有「漫畫/雜誌」類。
編輯完成與本帖評分「已修正」通知版務打開主題。
未編輯修正完成打開主題前,不得在小說版發新帖,否則禁言處理。
感謝配合 XD
作者:
doman-1
時間:
2021-6-17 15:25
我很喜歡科學類的書籍喔
謝謝分享
作者:
coll66
時間:
2021-6-17 17:27
我也喜歡看科學類的書
太謝謝大大分享
作者:
anger50322
時間:
2021-6-17 20:16
高中時第一次在學校圖書館看到科學人雜誌就喜歡上了。
但是疫情期間,無法隨意上圖書館看雜誌,也不能借回家讀。
所以,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stingraysix
時間:
2021-6-18 05:36
Scientific American 是本好棒的期刊
作者:
phoeni6x
時間:
2021-6-23 14:09
感謝分享,很喜歡這類書籍。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5-1-1 07:05
感覺好像不錯看~
謝謝大大分享!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5-1-1 23:08
感謝樓主的分享,持之以恆的閱讀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5-1-2 06:26
感覺好像不錯看~
謝謝大大分享!
作者:
yilawansi
時間:
2025-1-2 10:59
我也喜歡看科學類的書
作者:
xzichong86
時間:
2025-1-4 19:49
謝謝樓主分享的好書, thanks
作者:
rdbest
時間:
2025-2-11 21:57
科學人 很有內涵的一本雜誌 值得鼓勵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