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苗相關的議題滿天飛,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認為,現階段每個人更需關注自己身體狀態,她特別根據美國功能醫學會的資料,整理出一張圖表,大家只要花3分鐘看完,就能靠自己的力量提升免疫力,就是對自己好!
身為家醫科暨功能營養醫學醫師,陳欣湄認為,現在除了一直被探討的疫苗、治療藥物與診斷外,她根據美國功能醫學會的資料,整理出一張圖表是現階段大家還能對自己做的事。圖表內容大致可分為3大部分:可以打疫苗時該準備的3事件、平日該如何幫助自身免疫讓它變好,以及飲食上和營養上的建議。
1、避免急性壓力
2、施打前後2天,避免服用抗發炎藥物
3、若近期有感染,建議延後疫苗接種
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
2、疫情期間生活目標
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不准熬夜打電動、追劇
3、維持規則的運動習慣
不能到戶外運動,但室內運動要動起來
4、營養均衡
不准吃泡麵,多吃各種蔬菜水果
5、減壓生活
關心疫情很好,但心情不要時時刻刻受它影響
6、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
7、注意腸道健康與平衡
腸道跟身體免疫健康息息相關
陳欣湄說,目前已知薑黃素、檞皮素、綠茶素、穀胱甘肽、N-乙醯半胱氨酸、黃連素等皆可提升個人免疫的狀況。
鑑於有些人不吃營養素,陳欣湄特別整理這些營養素對應的飲食建議,大家煮飯時可以多選擇這些材料:
蔬菜類:番茄、蘆筍、秋葵、菠菜
水果類:柑橘類水果、酪梨
辛香料:洋蔥、咖哩、薑黃、薑蒜
飲品類:綠茶
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慢性疾病
維生素A、C、D、E、B6、B12、葉酸、鐵、鋅、銅、硒
蘑菇、β-葡聚糖
紫錐花、檞皮素、多酚類
陳欣湄說,這一張圖表的內容脫離不了「吃好、睡好、運動、心情好」,看起來很像老生常談,但至關重要,因為對於疫情我們能做的不多,但我們可以對自己更好,用自己的努力,來增加保護力!
◎ 本文出自/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 圖片來源/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