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 作者:凱瑟琳・山德森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1-6-6 00:24
標題: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 作者:凱瑟琳・山德森 (繁_EPUB)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a86405f7c4214c78993149c3a858f8a1.jpg
(94.7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6 00:23 上傳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
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
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
──不是現代人冷漠,而是人類天生明哲保身──
2011年,中國佛山市一名兩歲的小女孩被車輾過,在她倒地流血的十七分鐘內,至少十八個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
許多惡行、暴舉發生的當下,並不是沒有目擊者,但大多數的人選擇保持沈默、無所作為、不去介入。
根據研究,這種狀況並不是單純的冷漠,而是肇因於同樣因素:
對事件本質感到困惑、旁觀者不覺得對此有個人責任、誤判社會規範、害怕插手的後果。
──好人袖手旁觀,來自誤判狀況與權衡風險──
●旁觀者效應:69%人在有旁人在場時不會主動伸出援手。他們假設別人會出手相助。
●評價顧慮:81%人不會介入夫妻即將暴力爭執的情境。他們怕搞錯狀況會很尷尬。
●社交代價:69%護理師曾看到同事未遵循規範卻沒指正。他們擔心被當成告密仔。
●從眾壓力:37%人會故意給出錯誤答案,以求與其他組員一致。他們寧可犯錯也不願被排擠。
●生理機制:腦部活動對被社交排擠的反應,相當於經歷肉體疼痛。
本書作者凱瑟琳・山德森教授,將從心理學、腦科學、生物學、經濟學等不同角度,
探究惡行發生當下,這群「良善之人」為何受制各種因素冷眼旁觀,又如何成為惡行背後的隱形推手。
──從學校到職場,人人都有能力挺身而出──
只要情境得宜,即使好人也可能不自覺地作惡,或是面對他人惡行沉默無為。
本書將會檢視校園霸凌、大學性騷擾、職場不當行為等特定現實情境,
有哪些因素會克制旁觀者的行動,並提供實用的應對方式與技巧,
學習那些勇於發聲的「道德叛客」的共通特質,克服生理與心理上的機制,
使我們能在別人亟需救援時更勇於採取行動,找到破解「無所作為」的最後防線。
【挺身推薦】
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副教授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黃益中/公民教師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是探究人性與道德拉扯的精彩之作。作者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文獻為基,揭示人們面對他人惡行或困境時,為何多保持沉默,僅少數挺身而出。本書也戮力觸及三個旁觀沉默充斥的領域—校園霸凌、大學不當性行為及職場惡行,提出務實的對應見解。對於當前屢見不鮮的道德爭議,本書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瑟琳・山德森Catherine A. Sanderson
任職於安默斯特學院的生命科學/心理學院,2012 年時被普林斯頓評論(The Princeton Review)評為全美 TOP 300 教授之一。山德森教授的相關演講、文章散見於各大媒體,如《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雜誌、CBS電視網、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
譯者簡介
林凱雄
三腳渡人。英文、法文翻譯,自由撰稿人。譯有《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商周出版)、《文學大數據》(創意市集)等書。
文件: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epub
(403.13 KB, 下載次數: 538)
2021-6-6 00:2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varing_cloud
時間:
2021-6-6 01:33
很喜歡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 感謝分享!!
作者:
superlobo
時間:
2021-6-6 10:56
小人得志的時代,步步小心
人難做謝謝分享
作者:
hmhboy
時間:
2021-6-6 11:10
因為多的是公親變事主的案例,所以現代人冷漠也是沒辦法的
作者:
hgb999kimo
時間:
2021-6-6 11:47
很耐看,
非常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
以及可以讓讀友們有了增加知識的機會。
作者:
dualxu2019
時間:
2021-6-6 12:37
袖手旁觀?? 應該是一個自我保護的狀態八!
作者:
leo_lai
時間:
2021-6-6 17:57
一個人如果夠強悍,或許敢勇於站出來;否則,也只是砲灰罷了...這一點,在台灣的政壇上應該就能體會到...不要只是寄望少數人,先問自己敢不敢站出來吧...
作者:
worker99
時間:
2021-6-6 19:17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很多爛人也如此!
有權力的人、能下決定的人...也都袖手旁觀!
看看電視,怎麼都在螢幕上!!!
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vincent917
時間:
2021-6-8 12:04
為何面臨「事不關己」的情況,多數人往往選擇沉默?袖手旁觀是冷漠嗎?或者出自其他原因?本書為讀者揭祕人性中的沉默機制。
感謝樓主無私分享精采好書
作者:
jimmycc56
時間:
2021-6-13 16:38
感謝大大熱心分享~~~~
作者:
worker99
時間:
2021-7-17 05:43
只要情境得宜,即使好人也可能不自覺地作惡,或是面對他人惡行沉默無為。
這便是所謂的好人做壞事,現今,這類人多到嚇人,看書學些本事。
別讓假好人給騙了!
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BlueBI
時間:
2022-7-23 2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hcs
時間:
2022-7-24 02:32
感謝樓主分享,看到簡介,自己都有所反思~
作者:
vin0224
時間:
2024-12-15 10:42
太感謝樓主分享優質好書~~~~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4-12-15 22:51
感謝分享!!!太好了謝謝您
作者:
JellyDumbo
時間:
2024-12-15 23:55
thnk you so much for this book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4-12-16 07:35
感謝熱心分享好書籍 長長見識 謝謝您 功德無量~
作者:
woodmuk
時間:
2024-12-16 23:30
謝謝大大的分享!!!!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