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 張郇慧:
「從『做一個 XX 的動作』的說法開始,這幾位語言學家讓我們看到語言的特質、語言的創新能力、人們理解語言的能力,讓讀者能用更客觀的態度看待語言。」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何萬順
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及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03 年創辦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曾任科技部語言學門召集人。近年來研究語言中數詞系統與分類詞的地理分布、語言形式、歷時演變與認知心理,且積極推動「回歸大學教育精神、廢除英語畢業門檻」。
蔡維天
1994 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博士學位,師事 Noam Chomsky 教授;同年回到母校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及中文系任教。蔡教授自 2013 年起擔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聯合主編一職。其近年研究領域涵括漢語句法、南島語句法、製圖理論、句法――語意介面研究。
現任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著有兩本專書-Virtual Missiles: Allusions and Metaphors Used in Taiwa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與 Language Choic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及許多篇期刊論文和專書篇章,都是關於語言政策、語言選擇、身份認同等議題。目前研究聚焦於台灣與中國之性別隱喻和政治,分析兩地卓越女性從政者自己、媒體和選民所使用之隱喻、框架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