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舌尖上的騙局 作者:馬克‧史蓋茲克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1-5-8 00:12
標題:
舌尖上的騙局 作者:馬克‧史蓋茲克 (繁_EPUB)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fa04a5bc09517e4480fea09cfdb15c3a.jpg
(169.5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8 00:10 上傳
舌尖上的騙局:找回食物真原味!人工假味和無味食物正讓我們上癮?!
內容簡介
我們吃的食物,營養不見了,味道也被稀釋了。
於是,人們用「加味」解決「無味」,「添加物的味道」變成了「食物的滋味」。
揭發人類變成「味道受害者」與「營養白癡」的真相!
中看不中吃 漂亮渾圓的番茄,大部分成份都只有水!
三十五天就能速成肉雞 肥大肉多的雞隻,生長速度比以往快三倍,卻味同嚼蠟!
人工香料是真味道的超級模王 真正的香草萃取物有多達數百種分子,人工合成香精卻只有三十種,而且沒有一種是從香草豆中取得。
在大自然中,味道的感覺,應該是營養的感覺。
天然食物所產生的味道,是經過演化微調出來的感覺標記,能夠指出食物的營養價值。但人們為了克服現代食物的平淡無味,不但在實驗室合成了連組成份子都令人難以理解的調味料;為了增加生產效能,也改變了種植與養殖的技術。表面上是讓食物變得更美味可口, 實則犧牲了完整而豐富的營養。
利用香料科技欺瞞味覺的結果,不但干擾了食物原本展現自我的獨特「味道」,也使得所有食物和它的本質不同,而變成「我們想要它嘗起來」的樣子,就是本書所稱的「多力多滋效應」。
這是第一本深入探討味道、食物、營養與健康間重要關連性的書籍。作者馬克‧史蓋茲克透過生動的採訪故事,檢視人類逐年惡化的健康狀況,並提出重要的論證: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節節攀升,原因不在於攝取過多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或其他特定營養素,而是人們渴望嚐到的味道與所需營養之間,發生越來越巨大的斷層。我們誤把人工假味道當成真正的美味,不但越吃越多,也越來越不健康。滋味不再是營養的嚮導,而成了誤導。
飲食的問題不在於熱量,也不在於身體如何處理熱量,而是我們自己想要吃那些錯誤的食物。如何找回食物真原味,人們能吃得更健康、活得更長壽,是作者衷心的希望。
專家好評推薦
管好自己的嘴巴,找回食物真原味,不要讓人工假味和無味食物騙去我們的身體和理智,才是終極的飲食之道。--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 朱慧芳
這本書實在太精采了!它是我看過討論現代食物的味道與健康之間的關係,最鉅細彌遺的一本。我強烈推薦年輕人和孩童一定要看,因為這些族群被綁架得最嚴重,很多人根本沒吃過真食物。--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陳俊旭
如果大家懂得挑有風味的水果而不是挑甜的水果,不在乎蔬果外表,怎麼會有農藥、增甜劑的問題?食安要從自己做起,做個懂得和天地共存的人類吧。--知名營養師 謝宜芳
本書解釋了美國食品工業如何因為過度使用調味料而干擾了身體和自身的對話,這是美國人食物品質日漸墮落,也是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書是我在健康與食物領域中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無病時代》作者,大衛.阿格斯
我們吃下那麼多的現代食品,都是毫無滋味的,而市值數十億的香料工業則介入來愚弄人類的感官,使得我們無法因為食物而得到滿足,只好越吃越多。我完全同意作者的建議,我們應該回頭吃真正的食物。--《老得很健康》作者,安德魯‧威爾
本書快速帶我們檢視調味料在我們目前飲食方式中所佔的重要地位,讀來十分有趣。身為主廚,我知道人們想要吃美味的食物,但是史蓋茲克走得更遠,他研究了人類與味道的關係,好解決越來越嚴重的健康危機。--米其林星級主廚,丹尼爾‧布魯德
人們為了克服現代食物的平淡無味,使用了調味料,但犧牲了完整的營養,這本書則是當頭棒喝。作者敘述了自然食物所產生的味道是經過演化微調出來的感覺標記,能夠指出食物的營養價值,讀來引人入勝。這本書讓消費者和科學家在判斷食物的品質與健康效益時,能有新的看法。--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食品科技系助理教授,阿米爾‧塔哈
人類在與糖類、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奮戰了數十年之後,這本研究得透徹詳盡的書,帶領我們進入食物問題的核心:味道,並且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營養科學系,理查‧貝茲奈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克‧史蓋茲克Mark Schatzker
美食記者,曾入圍詹姆斯比爾德新聞獎(James Beard journalism award),著有《全球頂級牛排紀行》。
作品刊載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旅遊者雜誌》及《美國最佳旅遊文摘》。於加拿大廣播公司有專欄節目,也常為《環球郵報》、《彭博追擊》撰文寫稿。現居多倫多。
譯者簡介
鄧子衿
科學編輯與譯者,翻譯生命科學、與食物相關的書籍。
近期翻譯作品有:《我愛讀科學的故事》、《雜食者的兩難》、《廚藝之鑰》、《醫學之書》。
文件:
舌尖上的騙局:找回食物真原味!人工假味和無味食物正讓我們上癮.epub.epub
(608.66 KB, 下載次數: 872)
2021-5-8 00: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德晃彭
時間:
2021-5-8 01:09
非常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以及可以讓讀友們有了增加知識的機會。
作者:
takumiwu
時間:
2021-5-8 04:39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每天五帖書籍都是很棒的內容
作者:
daisy124
時間:
2021-5-8 17:24
吃習慣化工味~原味都不美味了
作者:
黃信勇
時間:
2021-5-8 2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btain
時間:
2021-5-9 12:17
現代人科技愈發達,愈不容易吃到未加工的天然食物,好懷念過去純樸的年代……
作者:
hughxu
時間:
2021-5-9 14: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vincent917
時間:
2021-5-11 15:05
因為調味,讓食物更加美味,但不當的調味往往讓食物變得不健康!找回食物真原味,才能吃得更健康、活得更長壽。感謝樓主無私分享精采好書。
作者:
z7625755
時間:
2021-6-22 04:17
非常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不要讓人工假味和無味食物騙去我們的身體和理智
作者:
Cmimi
時間:
2022-4-11 09:39
很多人已經忘記原型食物原本的味道,把包裹在外的調味料當成食物本體
作者:
trschen
時間:
2022-4-11 10:17
感謝樓主的分享,希望可以藉由此書發現飲食的盲點
作者:
yeswater
時間:
2022-5-12 10:04
感覺是一本超級健康的好書,希望能從中求得有益的知識
作者:
zell1015
時間:
2022-5-16 00:58
謝謝樓主分享這麼優質的書籍!!讓人長知識了!!
作者:
iairine
時間:
2022-5-16 13:17
很喜歡這一類談健康飲食的書籍,感謝版主
作者:
jplu0515
時間:
2022-6-18 14:45
一邊看書學習一邊吃點洋芋片壓壓驚
作者:
alonecafe
時間:
2022-6-20 16:46
是我喜愛的內容,謝謝樓主分享~~
作者:
BlueBI
時間:
2022-8-3 2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ojopark
時間:
2022-11-15 15:07
每種食物吃起來已經「不像自己」了,而像「我們想要它吃起來」的樣子,這就是所謂的「多力多滋效應」。
現今社會,各種食品添加物、過度加工食品已經嚴重融入生活。認真看待每天吃進的食物,找回真味道,我們能吃得更好、活得更久更健康。
謝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zz763342
時間:
2024-5-13 23:55
文明病總結就是加工食物吃太多 感謝分享此書
作者:
twowinwin
時間:
2024-5-14 00:07
食物真正的味道是千變萬化,超乎語言文字可以形容,食品工業很便利,但在健康跟食安上存在疑慮。
作者:
hyj5415
時間:
2024-5-14 11:28
食安問題當道,感謝樓主無私分享好書,補充實用知識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4-5-14 22:44
謝謝大大的無私分享唷!辛苦你了
作者:
zpower
時間:
2024-5-15 00:41
週遭有人常吃素 蔬菜水果當然好
但許多素料理其實就是高度加工的食品
可以此本分享好書看看
作者:
wiiarewe
時間:
2024-5-15 01:06
加工產品真的會讓我們對味覺失去反應,當很久沒主動去吃醣類或是比較多重鹹的食物,才會驚覺,食物原來自帶一股自己的自然風味。
作者:
zj8202
時間:
2024-6-5 16:08
怪不得現在的蔬菜水果肉類沒有十幾年前的味道了
作者:
k0917820550
時間:
2024-6-7 13:00
感謝樓主無私分享精采好書
作者:
lilbee
時間:
2024-7-26 2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eezhengg
時間:
2024-7-26 2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etshopboy
時間:
2024-8-17 10:04
謝謝樓主分享,感謝分享食物和健康書籍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4-9-29 08:33
感謝熱心分享好書籍 長長見識 謝謝您 功德無量~
作者:
Ehejdhdej
時間:
2024-9-29 12:45
非常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以及可以讓讀友們有了增加知識的機會。
作者:
JNL777
時間:
2024-11-27 21:49
看到這本書就很好奇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