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失控的數據 作者:傑瑞‧穆勒 (繁_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kevin5441
時間:
2021-4-27 00:13
標題:
失控的數據 作者:傑瑞‧穆勒 (繁_EPUB)
本帖最後由 kevin5441 於 2021-4-27 00:16 編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acaeb10c827974bd423bda070a3eeeb.jpg
(199.0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27 00:12 上傳
失控的數據:數字管理的誤用與濫用,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災難
內容簡介
錯誤的量化評鑑正逐漸扭曲我們的認知,
成為操弄人心的手法!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艾克羅夫 大師推薦
★ 哈佛商學院院長拉凱許‧古拉納 強力推薦
★ 2019年海耶克圖書獎決選入圍
醫院拚三十天內的術後存活率,於是想盡方法讓病人活到第三十一天才過世?!
銀行集團拚業績,竟演變成集體詐欺案,造假、盜用客戶個資樣樣來?!
警方為降低犯罪率,可能淪為大案不抓、專查小案,好讓數字更漂亮?!
大學教員犧牲研究、教學時間,製作各式厚重卻未必有人認真看的評鑑資料?!
慈善組織為達公開透明的標準,反而陷入「低支出」、「高產值」的惡性循環?!
企業為滿足季營收目標,改將資源轉移到短期項目上,擱置長期發展計畫?!
這些案例若令你感到荒謬,別笑,它們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許多情況下,根據標準化評量來做出決策,確實比根據個人經驗與專業所做的判斷要好得多。然而世人對於數字管理和量化數據,已經到了盲信的地步,不僅常忽略數據背後的演算法是否合理,也往往無視這些指標到底有沒有實質意義。
傑瑞‧穆勒教授透過本書,解析人們沉迷量化評鑑機制帶來的後果,書中整理醫療、教育、企業、政府、軍警、金融投資、慈善事業等不同領域的案例,帶領讀者了解數據的誤用如何影響、甚至宰制了我們的生活。比方說,當我們太在乎醫院的開刀成功率時,是否變相造成重症病人被拒收的悲劇?當我們太過相信「好的績效必須立即可見」時,反而助長短視主義,長遠規劃可能被評為效益不彰,而沒有人想做?
作者並非反對使用數據,而是指出我們不該忘記,數據是用來輔助我們做判斷的工具,不是直接替代專業經驗的資訊,書末並提供何時和如何使用指標的提醒。對於活在大數據時代的我們來說,想從數字管理中受益不受害,本書值得借鑑並做為警惕。
名人推薦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黃捷(高雄市議員)、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作家)、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歐陽立中(作家‧教師)、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擇雅(出版人‧作家)、蘇書平(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共同推薦
好評推薦
穆勒真實再現「數字評估」造成的種種危害,不管是在學校、醫院、軍隊以及商場中,本書指出一個重大的問題。──喬治‧艾克羅夫(George A.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本書清楚指出,我們試圖依賴量化數據來改善組織表現一事,如何演變成一種操弄人心的文化。──拉凱許‧古拉納(Rakesh Khurana,哈佛商學院院長)
我們都同意數據是相對客觀的證據,更是相對公平的評比工具,但當全民瘋大數據、將數字奉為最高圭臬時,反而讓我們迷失在漂亮數據的追求,忘記背後評比的本質和意義。對於現代講求更細緻的科學、更有力的分析趨勢來說,本書絕對是一個最真切的警醒。──黃捷(高雄市議員)
這是一個數據至上的年代,我們從小就被訓練成要斤斤計較考試分數、學期成績、 托福分數……出了社會以後由公司裡大大小小的KPI數字來決定我們的獎金、 升遷甚至去留:營業額、獲利、會員數、客戶滿意度……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 這些數字有時候不僅不能證明我們的價值與貢獻,甚至可能讓組織朝向錯誤的方向努力?──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作家)
這是一本適合產、官、學界各行各業管理者閱讀的書,深度追溯了評量文化的起源,也精闢分析了大專院校、醫療產業與企業的績效評量機制,讓我們深入思考數據評量的利與弊,進一步省思如何善用量化的數據,造成有影響力的質變。──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天哪!終於有人出來說真話了,免於世界深陷在「績效評量」,無法自拔。為求數據好看,警察挑小案子辦、醫生挑成功率高的手術做、老師花費大量心力在做評鑑資料,而非準備課程。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贏了,但實際上,我們卻輸了。若你是個數據控,這本書保證讓你大開眼界。──歐陽立中(作家‧教師)
如果我們對於問題的可預測性、議題的本質與元素、關聯性與因果性的差異、現象應如何被量化與統計,統計結果的合理解釋為何,甚至是數據與統計方法的限制一無所知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充滿以數據支撐的偽科學、假中立與假理性。這些假中立與假理性成為小至個人工作升遷,大至國家政策方向的基礎時,就會形成一種數據暴力。當我們對它一無所知,就會無從反抗,只能默默被侵吞,或傻傻地相信而不自知。──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點出這些數據陷阱對公共政策以及商業、教育、醫療所造成的傷害,讓我們可以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待數據。非常推薦《失控的數據》,這是一本在2019年值得珍藏的好書。──蘇書平(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瑞‧穆勒(Jerry Z. Muller)
美國天主教大學歷史學教授,著有《心智與市場》(The Mind and the Market,暫譯)、《資本主義與猶太人》(Capitalism and the Jews,暫譯)等多本著作。文章亦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外交》等報章媒體。目前居住於馬里蘭州。
譯者簡介
張國儀(Gloria Chang)
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士、紐約理工學院大眾傳播碩士。曾任紐約長島News 12新聞台記者、國內多所大專院校應用外語系講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杜風電子報創刊主編。現為臺大土木系BIM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台灣BIM聯盟營運長。譯有《未竟之業》、《動起來,拒絕坐以待斃》、《Presentation Zen簡報禪》系列、《好設計—改變世界的力量》、《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你所不知道的葡萄酒》等數十本書。
文件:
失控的數據:數字管理的誤用與濫用,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甚至引發災難.epub.epub
(1.14 MB, 下載次數: 439)
2021-4-27 00:1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leo_lai
時間:
2021-4-27 09:00
在各種大數據氾濫的同時,本書的確是振聾啟聵之警鐘,可讓讀者們深思,該如何判斷及省思所接觸到的數據迷思。
作者:
g8miui
時間:
2021-4-27 18:52
數字會說話
數據會騙人
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黃信勇
時間:
2021-4-27 2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aisy124
時間:
2021-4-27 21:30
為了數據好看而造假屢見不鮮
失去了數據原本的意義
作者:
vincent917
時間:
2021-5-10 13:56
數字,可以是有效管理工具。但,是否所有事物都能用簡單的數字化約?本書指出:錯誤的量化評鑑正逐漸扭曲我們的認知,成為操弄人心的手法!感謝樓主無私分享精采好書。
作者:
petshopboy
時間:
2024-8-17 09:56
感謝分享數據和世界之間的關係,多謝
作者:
lauloud
時間:
2024-8-17 22:33
感覺很有趣的書 謝謝分享喔
作者:
liushiba18
時間:
2024-8-18 02:31
感謝分享此書,感覺很有趣,多謝
作者:
tw54168
時間:
2024-9-16 09:27
感謝熱心分享好書籍 長長見識 謝謝您 功德無量~
作者:
floka
時間:
2025-1-22 13:43
該如何判斷及省思所接觸到的數據迷思。 有用
作者:
chirayman99
時間:
2025-1-22 14:06
大數據時代來臨,錯誤的量化評鑑正逐漸扭曲我們的認知,成為操弄人心的手法!這是把雙面刃,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oay.hsu
時間:
2025-1-23 02:14
感謝樓主無私分享數據智商識讀好書
作者:
croy
時間:
2025-1-23 06:19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知識饗宴豐富心靈
作者:
woodmuk
時間:
2025-1-23 06:20
謝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intern720427
時間:
2025-1-23 08:37
謝謝分享哦,感覺滿好看的
作者:
laozhi
時間:
2025-1-23 09:58
非常感謝分享這本好書,收藏起來慢慢讀。
作者:
spike168
時間:
2025-1-23 10:47
謝謝大大無私分享好書!!
作者:
superhappybebe
時間:
2025-3-12 01:07
來了解一下,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superhappybebe
時間:
2025-3-12 01:07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and efforts~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