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打印本頁]

作者: 死神殺手    時間: 2020-2-5 17:41
標題: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本帖最後由 死神殺手 於 2020-2-5 21:08 編輯



《聲明與網站》
《聲明》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還在施工中的Youtube…:陳小宅
《討論區》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目錄:一、 前言與導覽
二、 規格簡介
三、 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二) 配件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四) 連接配置
四、 內裝細節
    (一) 螢幕
    (二) 鍵盤與觸控板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顯示卡
    (四) 硬碟
    (五) 網卡
    (六) 電池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五、 系統與內建軟體
    (一) 系統版本與空間
    (二) 內建軟體-Acer Care Center
六、 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二) GPU性能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四) 硬碟性能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與FurMark
    (八) 續航力測試
七、 總結與建議


一、 前言與導覽

▲ 10nm+ Ice Lake CPU一覽表

圖片引自:
Intel Newsroom-10th Gen Intel Core: 10th-Gen-Intel-Core-Processors_Ice-Lake-Press-Deck-1-1.pdf

Intel在2019年8月正式發表了10代Core行動版處理器:Ice Lake (10nm)與Comet Lake (14nm)系列,前者內建Thunderbolt 3接口,後者的平均性能較好。新的10代筆電也陸續推出,由於這次發表的均是低壓版處理器,因此這些筆電多屬輕薄筆電。

而Acer也在旗下推出了新款的Swift 3與Swift 5:前者主打平價入門的輕薄筆電,後者主打更輕且性能更好的進階輕薄筆電,本次評測機種即為新款的Swift 5,SF514-54GT系列。



《導覽》
閱讀文章之前別忘了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特色評比
-輕薄筆電
Score: 1 ~ 5
(Min ~ Max)
得分:23/30
■ 重量輕薄-5
■ 電池續航-4
■ 機身堅固度-4
■ 輕量程式速度-4
■ 螢幕視覺體驗-4
■ 輕量遊戲體驗-2
■ 輕976公克,面積約為一張A4紙大小,利於攜帶
■ 電池的續航良好,可連續使用8小時
■ 轉軸墊高設計,加強散熱與打字手感
■ 全金屬機身材質,堅固與耐用度足夠
■ 螢幕為觸控面板,有更多元的操作方式
■ 贈送的無線滑鼠MORFHPUO手感不錯
■ 為了保持鍵盤溫度低,導致性能無法發揮,難以運行一般的遊戲
■ 512GB的硬碟切成兩個槽,導致C槽較小,僅有239GB
■ 方向鍵大小有所壓縮,按擊上有所不便
■ USB 3.0 Type-A相比上代的兩個減少為一個
■ 本體有USB PD充電功能,然而充電器仍為傳統的接孔
■ 沒有加裝記憶體的插槽
待加強的地方■ 性能的發揮需要改善,目前的性能難以運行一般的遊戲
■ 電源鍵未能獨立出來,有誤觸的風險
■ 轉軸的穩定性設計以及張合角度有待加強
■ 螢幕的邊框未能全白設計
■ 內建軟體Acer Care Center有過多不必要的功能,提供一個乾淨系統會對整體的使用體驗更好
■ 可以推出無獨顯且能擴充記憶體的Swift 5,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推薦使用者■ 對便攜有要求
■ 一般文書用途
■ 沒有遊戲用途
使用需知

二、 規格簡介

▲ 官方技術規格

本次測試機為:SF514-54GT-770G,細節規格如下,部分的零件廠牌可能會隨供應商在不同時段作調整:


型號零件規格
CPUIntel i7-1065G7 (15W/36W)4C/8T, 8M Cache, 1.3/3.5/3.9GHz (Base/ All Core Boost/ Single Core Boost), TDP 15W
晶片組Integrated PCH (與CPU結合)註:BIOS出廠版本為1.09
記憶體雙通道LPDDR4-2666 16GB24-24-24-56 (CL24), Onboard, 不能擴充
顯示卡內顯:Intel Iris Plus 94064EU, 300-1100MHz
獨顯:NVIDIA MX250 (10W)384CUDA, 937-1038MHz, Hynix GDDR5 2G
硬碟Kingston RBU-SNS8154P3 512GB3D TLC, M.2, PCIE 3.0 x2, NVMe 1.2
無線網卡Intel Wi-Fi 6 AX201 (Support Bluetooth 5.1)Up to WiFi 6 (802.11ax), 2.4/5GHz (160MHz), 2x2, 2.4Gbps
電池SMP AP18C7M 56Whr
螢幕AUO B140HAK02.514吋, IPS, FHD (1920x1080), 60Hz, 可觸控
攝影機HD (1280x720) 網路攝影機
I/O介面1個USB 2.0 Type-A
1個USB 3.0 Type-A
1個USB 3.2 Gen2 Type-C, 支援USB PD充電
1個複合式耳機/麥克風
1個HDMI
尺寸318.7 x 210.5 x 14.95 mm實測長32cm, 寬21.2cm
重量990 g實測976g
作業系統Windows 10 Home出廠版本:18362.207 (1903)
充電器Delta ADP-65DE B 65W輸入:100-240V/1.5A/50-60Hz
輸出:19V/3.42A/DC
大小:長10.8cm, 寬4.6cm
重量:270g
滑鼠Acer MORFHPUO無線滑鼠

簡介到此,接下來將進行細部的介紹。

三、 外觀與配件

外箱為Acer的標準包裝,沒有特別的紋路與標籤

封條為透明的Acer膠帶

一個內箱與手提包

內箱印有Swift 5的標籤

側邊貼有標籤註明筆電的簡要規格

包裝的保護也足夠


頂側印有Acer的標籤,白色的外型討喜於女性使用者,使用金屬磨砂材質。轉軸在左右兩側,可有較為可靠的穩定度。

揭開螢幕後為三面窄邊框設計,可惜該面未能有白色邊框。視訊攝影機的位置在螢幕上方,可有良好的視訊角度,左右兩側為陣列式麥克風,有較好的收音效果。

轉軸加入了墊高設計,加強整體的對流與散熱,也可提升鍵盤的打字舒適度,開啟的最大角度約在135-145度之間。此外轉軸兩端有軟墊支撐,中央有Swift的字樣,整體使用CNC裁切,搭配金色的配色來增加整體的質感。

出風口位於鍵盤後側的左右兩端,然而實際上只有一組風扇位於鍵盤右側,左側並無風流。鍵盤前端有凹槽設計方便使用者開啟螢幕。機身底部前端的左右兩側有一對喇叭,後端有五個開孔作為進風口。至於鍵盤的設計將於內裝細節討論。

機身的設計也頗有巧思:在出風口處留有轉軸與機身的縫隙,使螢幕在密合的時候不至於完全無法排氣進行散熱;底部的後側有斷電的插孔,使用長條狀如迴紋針等的物體插入即可強制斷電,在無法強制關機的時候可以插入斷電來進行重開機的動作。


▲ 轉軸開啟測試-無法單手開啟:顯示其可能在配重、阻力或者堅固度上有所不足。

(二) 配件



配件部分有充電器、電源線以及無線滑鼠。充電器型號為Delta(台達)ADP-65DE B 65W,輸入100-240V/1.5A/50-60Hz,輸出19V/3.42A/DC;滑鼠型號為Acer MORFHPUO,為無線滑鼠,在輕薄筆電附贈的滑鼠中為不錯的水準,手感不錯。


(四) 連接配置

▲ 左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充電孔、HDMI、USB 3.0 Type-A以及USB 3.2 Gen2 Type-C (Thunderbolt 3,支援USB PD充電)。


▲ 右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複合式耳機/麥克風、USB 2.0以及Kensington安全鎖。此外可以看到兩個指示燈,左側為電源指示燈,右側為充電指示燈。

整體而言,I/O連接的配置以輕薄機而言算是足夠,只是USB 3.0 Type-A的數量相較前代Swift 5有所減少:前代擁有兩個,而這代僅有一個。





剩下內容,因為排版問題,可能要至原文章觀看,真的很抱歉...
每個論壇都有自己獨特的格式,我們也希望推廣筆電的相關知識,也沒辦法針對每一個論壇做不一樣的格式,再次抱歉!!

若要看原文章網址:請自行上GOOGLE 查詢標題 就會有其他地方有完整內容囉~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