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品 簡 介 | ||
法蘭西組曲 Suite française 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譯者:袁筱一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 | ||
2004年,被譽為法國五大文學獎之一的「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修改頒獎辦法,破例將獎項頒給已過世數十年的天才作家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和她的《法蘭西組曲》。 | ||
《法蘭西組曲》用白描手法描繪出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巴黎大逃亡的眾生相。全書原本預計五部、但作者寫完第一部《六月風暴》(Tempête en Juin)和第二部《柔板》(Dolce),並留下一些片段與手稿後隨即被法國憲兵逮捕,1942年夏天於奧斯維辛集中營遇害。 | ||
1940年的某個夏日夜晚,德軍在巴黎近郊投下第一枚炸彈。整個巴黎都醒了,法國一分為二,兩百萬法國人如潮水般逃向鄉間。無論他們是貧是富,沒人抵擋得了時代的浪潮。人民遭政府遺棄,德軍不分城鄉,鋪天蓋地進駐法國每個角落。也是因為戰爭,德國軍官與法國少婦在小鎮相遇,從彼此身上找回渴望已久的身為一個人的美好。每張臉孔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並共同刻畫出時代的樣貌。 |
作 者 簡 介 | ||
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ène Lvovna Némirovsky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 1903——1942 | ||
出生於俄國基輔的一個烏克蘭猶太銀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後,她移居巴黎,憑藉其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1929)登上法國文壇,其剛勁有力的文風令讀者難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輕女性。後來,她又創作了《舞會》《庫里洛夫事件》《伊莎貝爾》《獵物》等多部小說。 | ||
二戰爆發後,內米洛夫斯基開始逃亡,創作變得既艱難又危險。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蘭西組曲》跟隨她的長女德尼斯捱過了戰火,於二〇〇四年出版,獲得當年的勒諾多文學獎,內米洛夫斯基也成為唯一一位憑藉遺作獲此殊榮的作家。 |
免 責 聲 明 |
一. 所有檔案、圖像皆由網路蒐集、編輯、轉載測試,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等等問題。 二. 所有檔案只作為測試用途,請於下載完後24小時內將檔案刪除。 三. 若喜歡本書,請購買正版,並且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作商業上之用途。 四. 檔案若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本人將立刻做出刪除之動作,謝謝您。 |
檔 案 下 載 |
![]() |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