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gif (73.2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7 07:05 上傳
里斯本之夜 雷馬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cover.png (16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7 07:05 上傳 原文書名:Die Nacht von Lissabon 譯者:朱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紀文景 出版日期:2017-6 叢書:雷馬克在文景 ISBN:9787208122857 1942年,葡萄牙里斯本聚集了許多等待前往美國的流亡者。一天深夜,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在碼頭相遇。一人因沒有船票而徘徊,另一人願意送出自己的兩張船票,條件是對方要聽他傾訴至天明,故事就此展開。 送出船票的是德國人約瑟夫·施瓦茨,他因反對納粹政權,被他做蓋世太保的妻弟告密,關進集中營,後逃出德國,卻冒險回國探望妻子海倫。海倫決定和約瑟夫一同離開德國。他們輾轉瑞士、法國、西班牙,經過數次分離與重聚,逃過種種追捕與監禁,終於到達了里斯本,卻在最後關頭不能登船去往「應許之地」了……約瑟夫和海倫的逃亡之路是一首「由恐怖、喜劇、逃跑、官僚政治、絕望和愛情組成的史詩」。
cover.png (162 KB, 下載次數: 0)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雷馬克.png (37.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7 07:05 上傳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年6月22日-1970年9月25日) 德裔美籍小說家。出生於德國一個工人家庭,18歲時志願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前線負傷,戰後做過教師、記者、編輯等多種工作。1929年,小說《西線無戰事》出版,引起轟動,迅速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作家。因為他的反戰立場,納粹上台後,將他與托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開焚燬。1938年,他被剝奪德國國籍,後流亡美國。1947年,他加入美國國籍,次年返回歐洲並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馬克的家鄉奧斯納布呂克設立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和平獎。 雷馬克的著作大多帶有自傳色彩,用詞精練,抒情的書寫中卻透出客觀、冷峻的氣質,被比作德國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說、三部劇本和兩部文集,其中,《西線無戰事》《凱旋門》《三個夥伴》《愛與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 《西線無戰事》 《凱旋門》 《黑色方尖碑》 《里斯本之夜》 《應許之地》
雷馬克.png (37.9 KB, 下載次數: 0)
《里斯本之夜》[德]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azw3 (723.58 KB, 下載次數: 5) 2019-6-7 07: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閱讀權限: 10 《里斯本之夜》[德]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pub (347.01 KB, 下載次數: 38, 售價: 1 個碎鑽) 2019-6-7 07: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閱讀權限: 10 《里斯本之夜》[德]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mobi (1.53 MB, 下載次數: 5) 2019-6-7 07: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閱讀權限: 10 《里斯本之夜》[德]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txt (487.32 KB, 下載次數: 13) 2019-6-7 07:0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閱讀權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