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gif (73.2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8 08:55 上傳
考古的故事 埃里克·H.克萊因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cover.png (180.8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8 08:55 上傳 原作名:Three Stones Make a Wall:The Story of Archaeology 1922年冬天,霍華德‧卡特成為第一個窺見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人,他瞇起眼睛,湊在他打開的小洞上,藉著蠟燭的微光往裡面看。到處都能看到金子的閃光。挖掘行動的贊助人卡那封伯爵拽著卡特的衣服,連珠炮似的問道:「你看見什麼了?你看見什麼了?」卡特費盡力氣才說出:「我看見了奇妙的東西。」 古老而美麗的事物令人顫慄,吸引著一代代人接近它們、挖掘它們。 這本書涵蓋世界上二十餘個主要的考古勝地,以及重要的考古發現,我們將看到埃及法老的黃金面具,希臘帕提儂神廟裡的大理石雕,墨西哥叢林中的祭獻品……這些文物將盡可能客觀地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先過著怎樣的生活、創造過怎樣的文明,其中的一些文明又為何走向毀滅。 這也是一群「尋寶者」——考古學家——的傳奇故事。1872年,謝裡曼為尋找特洛伊,在土丘上挖開傷口一般的大溝;20世紀60年代,以色列人亞丁帶領考古隊攀上馬薩達陡峭的山頂,用篩子篩了約3.8萬立方米的泥土來尋找文物;2010年,這本書的作者克萊因與「太空考古學家」薩拉‧帕卡克凝視衛星圖像,在田野中發現公元2世紀羅馬「鐵甲團」的兵營遺址。 書中還展示了不斷進化的考古技術,比如空中勘察、激光雷達、碳-14測年法,它們讓更多遺址被發現,也讓文物說出更多故事。作者還站在考古學家的角度回答了普通人的常見疑惑:你怎麼知道在哪裡挖掘?你怎麼知道某件東西年代有多久?你找到的東西歸你嗎? 就這樣,考古的故事帶領我們向人類歷史的上游跋涉,並為我們帶來關於未來的啟示。
cover.png (180.84 KB, 下載次數: 0)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png (42.9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8 08:55 上傳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 考古學界的領軍人物。喬治·華盛頓大學國會考古研究所主任,曾任喬治·華盛頓大學古典學、近東語言與文化系教授。連續3次獲得聖經考古學會的「最受歡迎的考古學圖書獎」等國家級獎項。從7歲時得到一本關於考古的兒童讀物起,他就立志成為考古學家。如今,他擁有近四十年考古挖掘經驗,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主要在中東、希臘,也涉足美國等地。著有暢銷書《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大決戰:從青銅時代到核時代的美吉多與耶斯列谷》等面向大眾讀者的考古學著作。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png (42.91 KB, 下載次數: 0)
《考古的故事》[美]埃里克·H.克萊因.azw3 (31.37 MB, 下載次數: 25) 2019-1-8 08:5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考古的故事》[美]埃里克·H.克萊因.epub (30.37 MB, 下載次數: 231, 售價: 1 個碎鑽) 2019-1-8 0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考古的故事》[美]埃里克·H.克萊因.mobi (27.31 MB, 下載次數: 72) 2019-1-8 08:5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