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在不對的時間點道歉,反而會讓人喪失對你的尊重 [打印本頁]

作者: matchlii    時間: 2018-7-14 03:40
標題: 在不對的時間點道歉,反而會讓人喪失對你的尊重

在不對的時間點道歉,反而會讓人喪失對你的尊重




作者: venusman    時間: 2018-7-14 09:27
本帖最後由 venusman 於 2018-7-14 11:11 編輯

除非他本來就是老外,不然俺很不喜歡人家跟俺道歉是說sorry的,這樣感覺有種輕浮不遵重沒有誠意的感覺,,最有誠意的道歉還“對不起”,不然就是“抱歉”,再來才是“不好意思”!!!
作者: jowei15    時間: 2018-7-14 10:15
台灣人還是用台灣人的道歉方式才好,不管是講中文還是台語都行,
就是不要講英語,甚至還有明明就是台灣人,
竟然還有跟你用日語道歉的,這樣感覺好像也沒什麼誠意
作者: yankees400    時間: 2018-7-14 11:33
我覺得道歉不管是講台語、中文還是英語都還倒其次,態度比較重要吧,
有些人道歉的態度和表情讓人感覺好像很隨便,滿不在乎的樣子,
反而更容易惹怒對方,讓事情變的更麻煩更複雜
作者: johnlock    時間: 2018-7-14 12:40
本帖最後由 johnlock 於 2018-7-14 12:41 編輯

sorry對老外來說也算是蠻正式的道歉吧,只是可能多數的台灣人不習慣吧,
我也聽過用excuse me來道歉的,對比起來excuse me應該更不恰當吧
作者: pila328    時間: 2018-7-14 15:39
做服務業的時候都會把"不好意思"當成一種口頭禪.......做了5,6年後才發現這樣是錯的.....
作者: yuanjie222    時間: 2018-7-14 17:44
道歉并不是万能的。但要用得得当,用不得当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作者: JulianEX    時間: 2018-7-15 01:01
這議題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感覺自己挺常為了緩解氣氛而道歉。
是否會因此讓自己的道歉變得廉價了...
作者: huyou96    時間: 2018-7-15 02:10
這是西方人的觀點,說慣了「Sorry」成天掛在嘴上,久而久之,就被視為理所當然不當回事了,就喪失掉它原本真誠的涵意了……

在我國,人們慣於不説「Sorry」,並且慣於梗著脖子死不認錯,即使錯到禿子頭頂的虱子明擺著也都死不認錯呢,還有某個土匪組織殺人如麻、作惡多端、罄竹難書…… 可它從來就不認錯、不悔罪。所以在我國,「道歉」永遠是鮮見和可貴的,「道歉」從來沒有「不對的時間點」這回事,任何時候的道歉,於我們屁民而言都是值得歡迎和贊賞的!

西方文學中關於道歉也有很古怪很離譜的説法。
記得埃里奇·西格爾的暢銷小説《愛情故事》以及据它改編的同名電影 Love Story (1970) 的説法是:
愛,就是永遠也不用說「Sorry」。
在加拿大作家 Lucy Mode Montgomery 寫的《清秀佳人 Anne of Green Gables》,小安妮被她的帥哥男同學吉尔伯特·布莱思拽著紅髮辮喊她紅毛,她一怒之下用寫字板拍了吉尔伯特的腦袋瓜,把寫字板都拍碎了,老師看到她這般刁蠻暴戾,就罰站她,她認爲這是遭到了奇恥大辱,自此發誓不再理睬帥哥兼才子的班草吉尔伯特。
即使吉尔伯特在安妮扮百合花少女險些喪命時英勇地英雄救美,懇求她原諒他之前的過錯,她還是不肯。
直到故事快終了時,她才肯接受吉尔伯特的道歉,跟他做朋友,才子才女終於走到了一起,並相互間暗生情愫……
我認爲,根本不是什麽時間點對不對的問題,是女生的自尊心和各種心理因素在作怪,男生先前的道歉她不接受,後來的道歉就接受了,但甭忘了先前的未被接受的道歉正是後來被接受了的道歉的鋪墊,有了之前的鋪墊,有了之前的反復真誠道歉,後來的道歉被接納才水到渠成,不是這樣麽?

作者: motostar    時間: 2018-7-15 18:01
這感覺好像也因人因事而異 當然原則站的住腳就可以這樣 要人尊重最主要就是讓自己變強
作者: 千里不留行    時間: 2018-7-16 11:46
道歉基本上就是為人處事的一環~
有錯就一定要認錯並無不妥~
假如和朋友約見面,對方給錯地址害你遲到,終於見到面時你會說抱歉嗎?
如果是我對方一定被我~徹到並軌~(台)
像這種就應對方道歉~而非遲到者道歉~
如果要應坳就繼續徹~徹到對方道歉為止~
感謝分享~~
作者: wiiarewe    時間: 2018-7-22 18:54
台灣人的發語詞:不好意思...
如果以文章中的說法:
「你會感到極度的抱歉而且渺小,而你在做的,其實是擺上一個大大的霓虹燈,上面閃著『請來霸凌我』這幾個字。
聽起來還真是挺糟的!
不同文化背景產生不一樣的文化,在台灣的現況,這種論述恐怕是值得考驗的!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