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30歲的你可以沒錢,但不能沒學會這10件事 [打印本頁]

作者: matchlii    時間: 2018-6-1 03:25
標題: 30歲的你可以沒錢,但不能沒學會這10件事

30歲的你可以沒錢,但不能沒學會這10件事




作者: hyscn    時間: 2018-6-1 06:51
本帖最後由 hyscn 於 2018-6-1 06:53 編輯

如果完成以上的所有目標,
那真的稱之為聖人!
所以我決定全部項目都完成50%,
免得沒有目標奮鬥了!
哈哈哈!開玩笑的啦!


願大家都能達成目標,
成為大眾的表率!
感謝分享好文章!








作者: yankees400    時間: 2018-6-1 09:05
本帖最後由 yankees400 於 2018-6-1 09:09 編輯

30歲可以沒錢這句話是那些有錢人過太爽才講出來的吧,
就是因為自己生活上沒有困難才會說出這種天真的話來,
當你生活困頓的時候,誰還會跟你在想那十件事啊,
所以做人還是要先面對現實,不要太過天真和理想化才好啊
作者: jowei15    時間: 2018-6-1 09:24
那10件事不必等到30歲才做吧,像學著做自己、不帶憤怒這些事不都是當人就基本應該要有的嗎?
所以個人覺得30歲起碼要有一點經濟基礎這才是最重要的吧,正所謂三十而立呢
作者: venusman    時間: 2018-6-1 09:38
俺也想多學幾國的語言啊,可是就算是想學還是要有點財力吧,直接到當地待個幾個月應該學的比較快,畢竟學語言還是要有那個環境學的才快呀!!!
作者: emood    時間: 2018-6-1 12:41
30實在是晚的誇張.
起碼24前...
作者: WUMAN867    時間: 2018-6-1 14:23
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不要把錢當錢看,當命看

如果集所有才華於一身時,確實不用家財萬貫也可以愜意雲遊四海

作者: 小蠻公主    時間: 2018-6-1 15:32
可以安身立命的處在任何一種環境,那才是最困難的我認為!
作者: worker99    時間: 2018-6-1 17:02
這是一輩子都在學的事呀!
面對不同人、事、物、情境、狀況人的心性情緒都會不穩
學習如何把持、如何自處、如何做自己,不容易呀!
入社會而能保有赤子之心,不簡單呀!
認識到生命的短暫而能把握當下,無怨無悔,
不羨慕別人高富帥、能知足常樂享受人生,難呀!

視為一輩子努力達成的目標吧!!

感謝大大賞文!!
作者: winegray    時間: 2018-6-1 17:52
謝謝分享好文~真的感觸良多
作者: cformula    時間: 2018-6-1 22:26
30歲呀,應該要學會跟女的互相接觸了,這樣才可以做人!
作者: j8781953    時間: 2018-6-2 00:04
抱歉這是鬼島太多被局限了
作者: simon9331    時間: 2018-6-2 00:06
看起來也是人云亦云之說, 實際要做才知道綁手綁腳...
作者: usbsw    時間: 2018-6-2 00:08
過了30啥都沒有的話也沒關係



因為惜慣了
作者: tpecobra    時間: 2018-6-2 00:27
這些都很重要的觀念應該盡早進行,但是在財務獨立之前,一切都沒有意義,財務不能自由,終究是個窮人。
作者: more0621    時間: 2018-6-2 03:47
30歲窮到就只剩下錢而已

作者: ghost13    時間: 2018-6-2 21:53
感覺好立志阿   希望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作者: s9828027    時間: 2018-6-2 22:26
感謝版主,受益良多
很好的文章
作者: Xerhepo_Vefer    時間: 2018-6-2 22:46
講得很棒 很美好

但其實上述十點都是建構在有錢上
作者: lun850618    時間: 2018-6-9 23:39
感謝分享好文 受益良多
作者: pipy0120    時間: 2018-6-10 14:18
疑?沒人跟我想的一樣嗎?

如果積極30歲要做到到些事情...
那可能到40歲50歲...你可能還是沒錢...

不過不管大家覺得怎麼做才好...
我想健康才是第一重要的...
(最近特別感觸良多...
作者: monday1221    時間: 2018-6-10 15:51
謝謝分享好文 快30歲了 終於都開始思考了
作者: 金行今    時間: 2018-6-23 18:01
基本上算是理想化文章啦
等你出社會之後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