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事故(或簡稱「車諾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普里比亞特市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的核子反應爐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為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爐被破壞,並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發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絕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歸咎於事故中釋放的高能放射線。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比亞特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放射性塵埃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核輻射塵污染過的雲層飄往眾多地區,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羅斯境內。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二十兆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維基百科
14_dangohhaung0.gif (6.3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22 05:32 上傳
1.jpg (182.68 KB, 下載次數: 4)
2016-10-22 05:34 上傳
2.png (415.34 KB, 下載次數: 3)
2016-10-22 05:36 上傳
3.jpg (33.03 KB, 下載次數: 3)
2016-10-22 05:44 上傳
4.jpg (23.04 KB, 下載次數: 3)
2016-10-22 05:45 上傳
2016-10-22 05:51 上傳
46950.1236_slide0072_image048.gif (50.5 KB, 下載次數: 3)
2016-10-22 06:03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