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維冠大樓的驚人真相...歷史上曾是鯽魚潭 泥沙淤積成良田... [打印本頁]
作者: sweiyuan 時間: 2016-2-7 22:24
標題: 維冠大樓的驚人真相...歷史上曾是鯽魚潭 泥沙淤積成良田...
來源:台視新聞2016-2-7
維冠大樓的驚人真相...歷史上曾是鯽魚潭
泥沙淤積成良田蓋大樓 土壤地質仍偏軟
土壤液化嚴重 大樓建造工法縝密恐危險
震災省思! 李鴻源嘆台灣沒有"防災頭腦"
土壤液化嚴重 大樓建造工法不縝密恐危險
台南維冠大樓倒塌,空拍畫面曝光,網友發現當地除了17層的維冠大樓之外,周圍幾乎都是10層樓以下的矮房子,網友翻開過去的古地圖,發現這其實有跡可循,歷史老師說,因為過去台南永康一帶有個鯽魚潭,倒塌的維冠大樓,也是當時潭的一部分,後來泥沙淤積變成良田,接著又蓋起樓房,不過當地還是屬於偏軟的地質,像這樣土壤液化嚴重的區域,蓋高樓,如果建造工法不縝密,倒塌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17層高的大樓,震垮倒地,空拍這一幕,仔細看,卻有驚人發現!網友在漂浪島嶼臉書po出照片, 指出台南維冠大樓永大路的災變現場,周圍房子都不高,大都在十樓以下,問了問當地耆老,才知道,原來這裡以前有個鯽魚大湖。攤開日治時期台灣堡圖,再疊上現在的地圖相互對照,可以看到當時的潭墘,現在,差不多就在永大路附近,沿著大灣路往下走,就是潭的正中心稱做潭底仔。也就是說,倒塌的維冠大樓,過去很可能就是鯽魚潭的一部分。時間再往前推,比日治時期更久以前的古地圖,鯽魚潭,就在現在的台南永康一帶,過去,荷蘭、明鄭到清初,曾經盛產魚蝦,後來,淤積成良田,再來,甚至蓋起大樓。推測土壤液化嚴重,對房子的威脅,不容小覷,建造工法不穩當,倒塌風險更大。除了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土壤液化的高風險區域,就落在市區東側永康、新化、仁德一帶,也剛好就是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更感嘆,台灣沒有「防災的頭腦」,沒有協調、沒有整合資源,怎麼面對災害。救災工作之後,怎麼防災也得從長計議!
相關新聞:
維冠大樓挨轟豆腐渣 建商蓋一半就倒閉
來源:民視 – 2016年2月6日 下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