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 90 年代末,電腦開始出現一些 USB 介面,一般出現在主機殼的後面——通常是 USB 1.1 介面,它的最高傳輸速率為 12Mbps(對於外接設備比如滑鼠或者鍵盤來說,速率是 1.5Mbps)。輔助設備製造商並沒有馬上都轉換到 USB,但是鍵盤、滑鼠、印表機還有其他一些輔助設備開始把 USB 介面作為一個可選項,之後成為主要介面。
儘管如此,Thunderbolt 仍然有著FireWire的基本缺點——代工生產商仍然需要在 PC 上添加一個單獨的 Thunderbolt 控制器,而且,要支援這種介面的話,連接線和配件製造商需要在產品中添加附加晶片。
從理論上說,英特爾可以利用自己在 PC 市場的統治地位,加大對 Thunderbolt 的推廣力度,將其控制器直接整合到它銷售的每款晶片中,但是,這同樣有缺點。因為,這樣做的話,生產每款晶片的矽需要增加,從而增加代工生產商的成本,或者削減英特爾的利潤,同時,它還會使晶片的能耗增加,而目前,英特爾正在竭盡全力減少其晶片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