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_phpZuhTkM.jpg (91.49 KB, 下載次數: 2) 2015-10-7 20:00 上傳 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表示,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已在部分路段試辦。(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提供) 日前國外科技網站一支超強力的吸水路面,讓不少民眾看了既震驚又羨慕。而台北市工務局日前表示,台北市已經在部分路段試辦新的柏油鋪面,可增加雨水滲透效率。 日前有網友發現,台北市部分路段柏油路近期變得相當粗糙,懷疑是施工品質不良,但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澄清,這是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PAC),其表面孔隙率達20%,比一般級配瀝青混凝土高,但又有與一般瀝青相當的承載能力。 工務局指出,這款路面不僅能增加滲透雨水效率,避免路面上形成水膜影響輪胎抓地力,以確保行車安全,還能降低車輛行駛的噪音,更能讓一旁的住戶減輕噪音壓力, 工務局表示,目前試辦的路段為內湖區成功路2段、中山區民權東路(臨行天宮)、建國北路1段(臨中山女高)及水源快速道路(福和橋至景福匝道段),後續正規劃在重陽橋(台北市端延平北路匝道)、環河北路2段(123巷至昌吉街)等路段施作,民眾可以在雨天的時候觀察PAC防滑、滲透雨水的效益。 日前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的國外超強吸水路面 [yt]2wm4H65EDbE[/yt]
600_phprAPvJn.jpg (49.25 KB, 下載次數: 3) 2015-10-7 20:00 上傳 PAC高孔隙率的特性,能增加鋪面滲透雨水效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提供) PAC還有降噪功能。(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提供)
回藍蝶大:修改完畢啦!
作者: laruk 時間: 2015-10-8 13:48
就怕你鋪上去後沒兩星期, 台電台水台汽中華電信又要來把它挖開.....
最後人家還是鋪回一般柏油....
作者: 霓幻水色 時間: 2015-10-8 23:15
這在台灣根本沒用阿
過沒兩天就被挖開隨便補補了
台灣包商跟馬路有深仇大恨 見不得他平兩天的
第四台挖 台電挖 自來水挖 天然瓦斯挖 換人孔蓋挖等等等...
真的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它們不敢挖的
重點是挖完之後一定隨便補 一定要補的凹凹突突才收工
可惜了這新技術真的不錯說
作者: mt3104 時間: 2015-10-8 23:51
ohh...pls!
作者: tbotya 時間: 2015-10-8 23:55
高速公路一遇小雨就會看不清楚前面車後斗
就應該舖這種來降低車禍發生率!
作者: 魔化殺豬仔 時間: 2015-10-9 00:24
兩天一小挖 三天一大挖 東挖挖 西挖挖 有個屁用
作者: 安卓PK哀歐斯 時間: 2015-10-9 00:52
沒事就會東挖 西挖~不過真想看看這路實際的運用成效到底好不好?
作者: cformula 時間: 2015-10-9 01:26
會不會是用了女性用的...衛生棉的吸水材料?
不可能不外漏,一夜睡到天明?
好自在?
作者: wolfkied 時間: 2015-10-9 01:32
本帖最後由 wolfkied 於 2015-10-9 01:35 編輯
先不說沒多久可能又被挖開
但有個很天然的問題仍會發生
那就是路上充斥著各種灰塵、沙粒
這些孔隙遲早也會被填滿阻塞而失去作用
再加上車輛每日重壓也會使孔隙漸漸縮小
另外孔隙變大說會降低噪音這點我是有點存疑啦(感覺好像是相反才對),對輪胎壽命的影響則不太知道
這些路面到底能撐多久或效益是否真利大於弊恐怕還需要時間來考驗
但政府願意做出一些改變總是值得稱讚
作者: a85583 時間: 2015-10-9 04:24
台灣人發明的路
都紅到國外了
只是現在才開始在台北試用
真是台灣之光阿.......
不過既然開始用了
就是好事
只要別又亂挖
這個工法其實挺可取得
國外都用那麼久了
發明出來都三年四年了
現在應該口碑不錯
才會回來台灣繼續用
希望能夠看到大量鋪設的一天
作者: jacobchou 時間: 2015-10-9 05:09
看起來好像很棒!!
希望真的是不錯的
這樣全台北市鋪下去夏天應該就會稍微涼一點
作者: mypage 時間: 2015-10-9 06:01
的確台灣有很多很好的發明, 但是因為價格的關係採購法就不會過關, 其實要看遠一點, 不要因為比價而把一些產品抺殺掉了, 這些都是政府機關要考量的, 還有健保也是, 藥每年的價格都要砍, 最後廠商就不願意供應而退出健保市場, 這樣對用藥的人也是一個損失, 而藥的品質更是每年下降....
作者: Niemann 時間: 2015-10-9 06:19
jacobchou 發表於 2015-10-9 05:09
看起來好像很棒!!
希望真的是不錯的
陰濕的北台灣一遇上多雨的時候,恐怕會因積水過多無法宣洩而變成一灘臭水....
或是表面上看來是沒積水,一旦有載重大的車子一壓就濺出來...
作者: ken880821 時間: 2015-10-9 07:24
高雄的路還是坑坑洞洞的…
作者: kj14256 時間: 2015-10-9 09:45
鋪這種路是一回事, 事後是不是能夠妥善維護才是重點!
看到國內馬路那種慘狀..只怕這種新式路面過不了多久就到處都坑坑洞洞失去原本的功用了
如果政府真的打算換新, 麻煩連後續的維護觀念也換新! 否則都是白搭
作者: arvinzz90 時間: 2015-10-9 09:50
兩天一小挖 三天一大挖 東挖
作者: winhand 時間: 2015-10-9 10:53
看起來是不錯,水分很快就被吸收到下面去了;但是,有人想過嗎? 水往下流去,但是,並不會變不見,那建造這樣的"馬路"是否符合該地質的吸水能力? 萬一,該地層吸水能力飽和了,那再流下去的水,會到哪裡去? 會有什麼影響 ?
作者: tab_boy 時間: 2015-10-9 13:54
大家的意見就是新科技是很好的,
但他(馬)的道路就是太會挖了,
值得道路管理機關檢討一下,
有什麼方法才能減少挖馬路,
是不是舖設前先通知各路綠林好漢先來一起開挖,
事先再挖請雷神索爾劈死他.
作者: wind6810 時間: 2015-10-9 14:32
台灣想這樣,我看難喔
作者: abingwu 時間: 2015-10-9 15:33
現在的台灣才真的是 地無三里平 人無三兩銀!!!! 好可悲 再好的路 不用一個月就會有某某單位去開挖
作者: wuji1899 時間: 2015-10-9 16:41
台灣施工文化不改,舖金條也沒用!
作者: chris.hsieh 時間: 2015-10-9 17:18
不來些工程,你要台灣立委,包商,怎賺錢!是吧?
作者: ketobeta 時間: 2015-10-9 18:28
這東西好酷喔!
不過可能要用在少挖管路的地區比較適合
作者: d8263397 時間: 2015-10-9 20:15
會積水。 重陽橋那邊證明了
作者: l0102806 時間: 2015-10-9 22:42
今天剛鋪好,明天又開挖,這種事情別再出現!浪費民眾納稅錢!
作者: benson6121 時間: 2015-10-12 15:10
沒事東挖西挖,根本無濟於事...
作者: flyingstar12315 時間: 2015-10-12 17:03
這個在國內根本不可行,超載超重很快就壓爛了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