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中國古代十大戰
[打印本頁]
作者:
sleepless-man
時間:
2015-7-10 09:17
標題:
中國古代十大戰
本帖最後由 sleepless-man 於 2015-7-10 00:59 編輯
第十位:關羽白馬坡之戰
在三國時期中原爭奪的最高潮上演了這麼一個傳奇,曹操以500兵和眾老百姓面對袁紹的數千部隊的一次奇襲。名將關羽於亂軍中斬殺敵軍主將顏良之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關羽白馬坡之戰.jpg
(80.9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0 09:16 上傳
其雙方兵力對比之大,對雙方戰局影響之大是古代戰爭史很少有的。關羽斬殺顏良直接遏制了袁紹軍對中原地區的襲擊,並為後來的官渡之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九位:牧野之戰
古代社會規模最龐大的一次戰爭。也是在軍力數量極大反差的情況下,西周的軍隊戰勝了商朝的軍隊。而在戰爭的過程中,出現的商軍集體倒戈,成為古代戰爭歷史的奇觀。
第八位:曹彬滅南唐之戰
宋朝是個武將匱乏的時代,但在杯酒釋兵權之前還是有一大批優秀將領存在的。曹彬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國全史,下度長江戰役都是十分龐大的,兩面的傷亡同樣是十分驚人的。但宋朝的這次渡江戰役卻沒損一兵一足,可算古代戰爭歷史的一大奇觀。
第七位:項羽的巨鹿之戰
破釜沉舟而求生。此戰是霸王人生的輝煌篇章,一個天下無雙猛將的閃光點。此戰消滅了恐怖的秦朝軍隊的主力部隊,是一個相當經典的戰術範例。以一軍之力消滅戰鬥力和兵力遠勝於己的軍隊,這是古代戰爭史難以見到的。
六位:大明的兩次北京保衛戰
第一次。明朝30萬軍隊在土木堡被瓦喇也先部隊殲滅,皇帝英宗被活捉。瓦喇大軍直撲北京,兵部尚書于謙臨危受命,於亂軍中立景帝,號集民兵誓死守衛北京城。經過慘烈的戰鬥,不但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而且順利迎回英宗皇帝,創造了北京保衛戰的第一次神話。
第二次。比第一次北京保衛戰更加凶險。在皇太極的數十萬大軍的猛烈攻擊下,名將袁崇煥率領隊伍艱難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第二階段的勝利。然而取得這次勝利的軍隊居然不許進城,還被友軍用石頭從城樓上面猛砸,這是古代戰爭少見的;最少見的是,袁崇煥在取得戰役勝利後居然被下了大牢,這完全算得上古代戰爭最慘烈的奇蹟。
第五位:東晉淝水之戰
此戰是中國歷史上兵力最懸殊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是明確記載到美國西點軍校的中國戰爭史上最經典的戰爭之一。在這場戰爭中,雙方的指揮員體現出來的戰爭素養幾乎決定了整個戰爭的走向。
而整個戰役所帶來的影響,也決定了此後近五百年的歷史走向。這場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是戰爭史上戰術應用的奇蹟。
第四位:宋末襄陽之戰
一個城守了十年,城裡已經是彈盡糧絕,以至於到了人相食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在襄陽之戰時,宋軍巧妙的應用了地形優勢,成功的阻止了蒙古軍的投石兵器的猛烈攻擊。
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專家,改進了投石兵器的攻擊距離和準確率,順利的攻下了樊城,襄陽苦於後無援兵,內無糧草,宣佈投降。此戰是兵器改革的奇蹟,也是漢族人民對抗侵略的奇蹟。
第三位:霍去病戰匈奴
霍去病18歲開始與匈奴作戰,24歲暴病身亡,本身這個人就是中國古代戰爭的奇蹟,世界戰爭歷史的神童。一個20左右的將軍,創造性的指揮出當時機動力最高的騎兵部隊,開拓河西走廊,以10000人消滅了號稱有15萬人口的兩大匈奴部族。
第二位:李靖3000鐵騎過陰山
這是場捍衛之戰,它捍衛的是大唐在東亞的地位,此戰將一個嶄新的帝國推向了世界的頂端。整個戰役從發起到結束都極具突然型。
想像下,在長達近萬里的邊境線上,沒有電話通訊,也不大可能有什麼將領集體開會,然後各路總官集結兵力與突厥進行聲勢龐大的大兵團作戰。
實際歷史上的陰山之戰發起是極具隱蔽性的,並且由個大總官的非常有效的戰略佯動,使得李靖的部隊順利奇襲了吉利的大營。此戰不但改變了亞洲的政治格局,也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使中國最輝煌的王朝屹立於世界東方近300年。
第一位:薛仁貴征戰高句麗
薛仁貴這個人跟霍去病十分相識。霍去病24歲死的,而薛仁貴30歲從軍。薛仁貴從軍時,漂亮完成了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奇蹟。在太宗駐蹕山戰中,薛仁貴白衣單騎,猛衝高句麗的十五萬大軍,使其混亂,連在場的所有久經沙場的李世民、李道宗、李世績等都看得目瞪口呆,這完全稱得上戰爭的一大奇觀。
在襲擾東北地方勢力的戰爭中,薛仁貴又上演了橫山之戰的好戲。在西北征鐵勒九姓之戰中,薛仁貴將自己的傳奇上演到高潮。三矢神箭使鐵勒十餘萬人在戰場上集體跪拜投降,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唯一、也是中國古代對外戰爭的輝煌篇章。
在征戰高句麗的時候,薛仁貴用本部2000人橫掃了敵軍總數達25萬之巨的戰役。薛仁貴先後進行了新誠保衛戰、金山會戰、扶餘川奇襲戰,取得了滅高句麗戰役的決定性勝利,為古代中國開拓東北、治理東北起到了先鋒性作用。
薛仁貴從任左領軍郎將到死前雁門治代郡大都督,都對外族保持著極強的威懾。在薛仁貴69歲時,於雁門關出擊阿使那元真。面對13萬敵軍,薛仁貴脫帽示敵,敵見之,下馬列拜而退。這完全展示了大唐名將的風采。薛仁貴其人是幾乎被遺忘的古代戰爭名將,現在在南韓日本都有供奉其靈位,他是大唐的軍魂,也是中國古代邊防戰士的模範。
作者:
bv8aw
時間:
2015-7-10 11:51
赤壁之戰居然沒排進來
有一點意外!
作者:
bobfox
時間:
2015-7-10 12:55
在三國志(正史)並未註明顏良為誰所殺...
只有在地方史(或私修史)與三國演義(小說)才有關羽誅文醜的紀載..
作者:
entlsh
時間:
2015-7-10 17:47
我覺得見仁見智啦!
昆陽之戰
新莽調集各州43萬大軍,企圖一舉撲滅立劉玄為更始帝的綠林軍,劉秀說服綠林諸將以僅9000人死守昆陽,自己則召集援軍萬人馳援,之後迂迴敵後突襲新莽軍大營,野戰中擊殺新莽主帥,昆陽守軍趁勢開城攻擊,新莽軍崩潰,是戰史上以寡擊眾最懸殊的戰役之一,昆陽之戰的結果直接導致新莽的滅亡。
三國時代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在歷史上都比白馬坡之戰的定位要高!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與宿敵陳友諒之間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水戰,陳友諒使用大型船艦,初期佔優勢,朱元璋座艦被毀,差點被俘,後因鄱陽湖水位降低,明軍的小船反佔優勢,而陳友諒在戰鬥中意外中箭身亡,使得大軍潰敗,此役為中國戰史上少見的大型水戰。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