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青原惟信和尚 [打印本頁]

作者: stlitwn    時間: 2015-5-30 23:37
標題: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青原惟信和尚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The Art of Meditation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青原惟信和尚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隨筆書懷】此段引用網路

             青原惟信和尚所說的,是禪宗學禪悟道過程的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受環境影響,被外在環境迷惑了,山與水都是外人給予的稱謂界定。

                         隨著名相影響著思慮的變化。


     第二境界:入了門,心跟環境隔離,不受其影響,能夠剖析環境。山與水並不如是

                         外界所界定的,隨著個人心境的照應,有所不同。


     第三境界:開悟了,不管是山也好,不管是水也好,你的心境永遠是開朗的。所謂

                          名可名非常名,是山也好,是水也好,本體自性是無礙的。


             其實,這種三個境界的辯證法,就像是金剛經的論證方式一樣,並非一步步肯

     定、證明和推斷,而是一次一次地否定、消除和反思。有如金剛經的「三句論

     法」,像是:「佛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像是:「無復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 者 相,亦無非法相。」這種拋問題,反過來說清楚這些對象不是什麼,是

     無法透過假名」來表達說明的,極富啟發性和直接性。


**我的感想;1.當遇到困境,如看到蒼蠅,心起厭惡之感。對治煩惱、煩惱越多。

                  2.透過方法,把蒼蠅化為粉蝶,粉蝶與櫻花紛飛,心中產生喜悅。

                  3.當心中了了分明時,蒼蠅還是蒼蠅,心不生厭惡。煩惱現前時,皆是自我心境給予附加的符號與標籤,進而產生喜、惡。也因而困惱自我心境。如如不動、心境自然清涼。

與大家分享

作者: jackzone1    時間: 2015-5-31 01:29
我的感想;
1.心靜自然涼
2.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引 六祖慧能大師)
3.天空的烏雲是短暫 怠 一陣清風吹過又是晴空萬里
作者: stlitwn    時間: 2015-5-31 23:05
jackzone1 發表於 2015-5-31 01:29
我的感想;
1.心靜自然涼
2.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引 六祖慧能大師)

惠【慧】能和尚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和尚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和尚講的是【空】、而神秀和尚講的是【假有】,都是不究竟。落兩端。

在此,僅請參考【六祖壇經】,應有進一步的認知或體悟。

請參


作者: rodoxp    時間: 2015-5-31 23:37
本帖最後由 rodoxp 於 2015-5-31 23:44 編輯

古云:小道亦有可觀,但致遠恐泥。

六根之動,縱有所得,亦在夢中,
惟有認真,方出大千,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