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3億年的演化秘密 科學家發現蟑螂「很有個性」
[打印本頁]
作者:
sleepless-man
時間:
2015-2-10 15:13
標題:
3億年的演化秘密 科學家發現蟑螂「很有個性」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蟑螂「很有個性.jpg
(19.1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2-10 15:13 上傳
外型不討喜的蟑螂,雖然可能是全球最討人厭的生物,但研究昆蟲行為的學者發現,蟑螂並不是一大群同質性超高的動物,每隻蟑螂其實有其不同的獨特性格。
這個發現雖然無法扭轉牠們的害蟲形象,卻有助解釋蟑螂演化成功的祕密。
如何尋找藏匿處 透露出個性
透過觀察蟑螂進入開放空間後尋找藏匿處的行為,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科學家試圖觀察蟑螂的特質。
如果每隻蟑螂的性格都一樣,牠們在開放空間的行為模式會一模一樣,但觀察結果並非如此。有些蟑螂被歸類為害羞型,會盡可能躲藏並尋找隱匿處,而最愛冒險的蟑螂則會大剌剌的行動。
研究作者之一Isaac Planas Sitjà說:「我們歸類觀察到的性格特質,分為『害羞或謹慎型』和『大膽冒險型』。」
「害羞的蟑螂花最多時間躲藏,最少探索開放空間或周遭環境。相反的,大膽的蟑螂花最多時間探索環境,較少時間躲藏。」
學者在研究結論中寫道:「透過研究蟑螂尋找藏匿處的行為模式,我們發現蟑螂個體間的行為有穩定的差異,可區分族群中的個體──蟑螂也有個性。」
分散風險 不同性格有助族群延續
不同性格的存在有助族群延續,因為不同的行為模式能分散大災難時發生的族群風險;研究也發現,個體的不同性格也會影響蟑螂群體的行為。
研究測量蟑螂躲藏的速度,以及探索和尋找食物的時間。在族群生存的自然環境中,愛冒險蟑螂有機會尋找更多食物,同時也增加被獵捕的風險。
研究者在美國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身上貼上無線電貼紙以監控牠們的行為。實驗在黑暗環境下進行,蟑螂被放入16吋的「競技場」中觀察行為,競技場被通電線圈圍繞以防蟑螂脫逃。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5年2月4日),
作者:
WUMAN867
時間:
2015-2-11 03:33
蟑螂明明有很多天敵,但就是不會滅絕,尤其是德國坦克繁殖力超強,佔領的區域跟人類幾乎1:1,就算人類滅亡後,他們依舊可以繼續輕鬆稱霸地球
作者:
wolfkied
時間:
2015-2-11 03:41
不管他多有個性,仍將是我腳下亡魂 ~阿彌陀佛~
這存於世間數億年的物種千萬別讓體型持續進化增大啊
要不然真成了"秘密客"或"火星異種"的話,真的要換人類去躲下水道了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