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伊波拉進入終結階段-但病毒已發生突變
[打印本頁]
作者:
sleepless-man
時間:
2015-1-31 23:21
標題:
伊波拉進入終結階段-但病毒已發生突變
新聞整理 / 李岳錞
世界衛生組織(WHO)29日發布最新伊波拉報告稱,自去年6月底以來,西非伊波拉疫情重災區每周新增病例數首次低於100例。
原本預計疫情達終結流行階段,但去年3月最先發現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科學家,在研究來自幾內亞的病患血液樣本後,確認伊波拉病毒已經突變,目前正在研究是不是變得更具傳染性,以確保疫苗研發順利。
相關報導:
伊波拉死亡破7千、一周新增843例,WHO認為疫情已減緩
伊波拉好轉》人類DNA複製牛可望培養抗體、幾內亞4個月後終復學、馬利脫離疫區
伊波拉疫情已漸趨緩,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疫情發病率持續下降,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上周共報告99例新增病例,其中賴比瑞亞僅出現4例,幾內亞和獅子山分別出現30例及65例新增病例。這是自去年6月29日以來,受伊波拉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西非3國每週新增病例數首次低於100例。
BBC報導,科學家早就警告,若伊波拉病毒有更多時間以及更多宿主可供發展,就可能變種。科學家正觀察伊波拉是否確已進化,成為更具傳染力的可怕病毒,甚至來到可輕易人傳人的地步。人類遺傳學家薩昆塔拜(Anavaj Sakuntabhai)說,看過完全沒有症狀的病患,但這些人可能更易散播病毒,因為病毒會自我突變,雖然有可能變得沒那麼致命,但也有可能變得更具傳染力。
指出伊波拉病毒突變的科學家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去年3月也是由該所最先發現伊波拉疫情。為了測試突變種是否會改變伊波拉的感染途徑,科學家已開始分析來自幾內亞患者的血液樣本,追蹤病毒變化的情形。
ETtoday報導,由於伊波拉病毒與流感病毒相同,都屬於核醣核酸病毒(RNA virus),此類病毒為了適應環境,常會產生突變。雖然伊波拉目前仍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體液」傳染,但日前發現的突變種卻讓患者看起來「毫無染病徵兆」,提高擴散風險。薩昆塔拜博士繼續說,「現在當務之急是找出突變的情況,以擬出因應之道」。
伊波拉病毒自2014年6月於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共和國爆發以來,已造成22萬0507人感染,其中有8759人不幸身亡。但是到1月25日為止的1週內,新增病例為99人,寫下自去年6月以來,單週感染人數最少紀錄,也讓抗疫進入第2階段,從降低感染轉為結束疫情。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伊波拉疫情已趨近尾聲,但新興的突變種卻讓科學家繃緊神經,就怕再有大規模疫情爆發。
自由報導,幾內亞的研究人員對於現有2種研發中的疫苗卻不甚滿意,這些疫苗雖安全無虞,但效果卻不如預期,若病毒變種成更具傳染力的程度,那將更加令人憂心。巴斯德研究所正在研發2種疫苗,年底就可進行人體試驗。其中1款改造自麻疹疫苗,如果成功,這種疫苗就可兼具治療麻疹與伊波拉的雙重效果。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