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彭博社》經濟學家調查結果:11個原因 明年全球經濟回暖
[打印本頁]
作者:
sweiyuan
時間:
2014-12-24 21:33
標題:
《彭博社》經濟學家調查結果:11個原因 明年全球經濟回暖
來源:自由電子報2014-12-24 17:38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00_phpUKvtun.jpg
(83.58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來源:自由電子報2014-12-24 17:38
2014-12-24 21:31 上傳
雖然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瀰漫著悲觀氣息,但根據《彭博社》的經濟學家調查,明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將達3.5%,甚至還有向上修正的可能,(彭博)
〔本報訊〕雖然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瀰漫著悲觀氣息,但根據《彭博社》的經濟學家調查,明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將達3.5%,甚至還有向上修正的可能,
雖然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仍影響投資人信心,如俄國恐陷入金融危機、地緣政治風險未平、明年歐洲多個國家的大選、中國硬著陸、歐元區與日本的通貨緊縮等。但《彭博社》仍提出了11個正面看待明年全球經濟的理由,維持相當樂觀的態度。
1.油價走跌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跌了40%,對於消費者的消費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大有幫助,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在日前預測,明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可能因為油價大跌,能提高0.7個百分點。
2.貨幣再寬鬆
全球各國的央行將繼續擴大貨幣寬鬆,日本央行近期又再度加碼購債,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也蓄勢待發。就算英美將可能升息,但也可能等到下半年才會實行。
瑞士信貸因此預估,美日英歐等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明年將成長13%。
3.美國就業強
美國就業市場走強,全國失業率已經降到了6年新低的5.8%;營造業的信心也是達9年新高;製造業也快速成長。
再加上能源價格下跌等因素,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上看3%,將達到近十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前景可說是一片樂觀。
4.歐元區不弱
歐元區雖然有通貨緊縮的嗲力,但情況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糟。弱勢的歐元有助於出口;銀行透過壓力測試後,將可望借出更多的錢;歐洲央行及各國政府也將展開積極的作為。
也許投資和商業信心充足的德國,可以帶領歐元區向前走。
5.金融市場支撐
MSCI全球股市指數過去一年上漲近6%,目前美國及德國的公債都處於偏低的情況,預期2015年國際金融,仍然會助全球經濟成長一臂之力。
6.銀行增加借款
銀行借錢的意願也會提高,摩根大通以主要經濟體為對象的貸款指數,將達到2006年以來最寬鬆的水準。根據信貸需求和供給曲線來看,全球信貸的情況正逐漸增溫。
7.薪資上漲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勞工薪資將回溫,因為活絡的就業市場,勢必會提高薪資水平,雖然可能漲幅還不會太多,離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還有段差距,但應該能足以撐起消費者的需求。
8.解除財政限制
全球各國的財政政策鬆綁。包含歐洲及美國將不會限縮預算,影響經濟成長,日本在延後調漲消費稅後,正準備加碼3兆日圓的預算。
9.強勢美元
強勢美元雖然會增加有美元債務國家或企業的負擔,如部分的新興市場,但也會提高許多國家的通膨率,如歐元和日本,有助他們擺脫通貨緊縮危機。
10.新興市場
雖然金磚國的巴西、中國和俄羅斯,經濟成長皆逐漸減緩,但包含土耳其、印度、印尼及南韓,卻因為偏低的油價逆勢成長。
也因為油價下跌拉低了部分國家的通膨率,各國央行就可以全力推行貨幣政策、帶動經濟成長。
11.中國轉型
中國經濟成長面臨了瓶頸,成長率下降7%,但龐大的經濟規模,讓整體的需求還是跟過去10年一樣強,逐漸轉型成為消費導向的產業,也將有助中國縮小貿易順差,進而帶動其它產業的成長。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