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傷痕 作者:盧新華 (繁_TXT/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allen0a
時間:
2014-6-23 12:47
標題:
傷痕 作者:盧新華 (繁_TXT/EPUB)
本帖最後由 allen0a 於 2014-6-23 12:47 編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傷痕.jpg
(21.77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6-23 12:44 上傳
【內容簡介】
1978年8月11日,時年24歲的復旦大學中文系一年級新生盧新華,騎著自行車跑了好多個地方,最後才在五角場的一個小郵局裏,買到了僅剩的幾十份《文匯報》。這一天,《文匯報》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他的小說《傷痕》,報紙一發行就被搶購一空,最終加印到150萬份,一時洛陽紙貴。
小說發表後,新華社、中新社播發新聞,全國二十多家省市廣播電臺相繼廣播。法新社、美聯社的駐京記者對外報道說,《文匯報》刊載《傷痕》這一小說,說明中國出現了揭露文革的“
傷痕文學
”。隨後,揭露“文革”歷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涌現,形成了新時期第一股文學思潮︰有《神聖的使命》(王亞平)、《高潔的青松》(王宋漢)、《靈魂的搏鬥》(吳強)、《獻身》(陸文夫)、《姻緣》(孔捷生)等知青創作,也有從維熙《大墻下的紅玉蘭》等大墻文學,以及馮驥才《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盧新華的生活自此被掌聲和鮮花環繞。不久之後,他和寫出《班主任》的劉心武共同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隨後他又成為“文革”後首批中國作協會員中最年輕的一位,擔任了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青委常委,第四屆全國文代會代表。大三時,他看到自己這篇文章被收入中國當代文學史。
三十年後回首往事,盧新華說,“《傷痕》是無數中國人用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些悽慘遭遇,用他們的經歷,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我只不過是一個執筆者,我不寫也有別人寫。但是很幸運的,命運選擇了我。”
傷痕.epub
(14.48 KB, 下載次數: 20)
2014-6-23 12:4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傷痕.txt
(16.19 KB, 下載次數: 18)
2014-6-23 12:4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圖片、影音、附件、軟件等皆從網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禁止用於任何商業行為!移做它用,一切責任與本(網站)論壇以及本人無關!
★所有資訊為測試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滿意請購買正版,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作者:
zxy19682004
時間:
2014-6-23 18:16
下来看看,谢谢。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