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多吃堅果會長壽:證據、原因、食用法 [打印本頁]

作者: 貓旅行    時間: 2014-4-22 22:46
標題: 多吃堅果會長壽:證據、原因、食用法
在食材的定義上,堅果包括樹上的核桃、杏仁、腰果、松子、開心果、榛子、山核桃等等,也包括長在土裡的花生。超大型的人群觀察和嚴謹的隨機分組飲食干預臨床實驗,都顯示多吃堅果會有助於長壽。多吃堅果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膽結石、憩室炎等疾病的罹患率,其原因來自於堅果富含抗氧化活性植化物、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 B 群和 E、纖維、和礦物質。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週吃約 153 克不加油鹽的堅果。
植物學上、食材上對堅果的定義不同
植物學上的堅果,例如榛子 hazelnut、栗子 chestnuts、橡子 acorns,有其嚴謹的定義︰是指一個乾燥果實內含有一個或兩個種子;在成熟時果實的子房壁 (ovary wall) 會石質化或木質化而變得非常堅硬,且其種子仍然留在那裡與子房壁連結,果殼不會打開來釋放種子。
但是在食材的定義上,任何一個硬殼體內有大顆油性的內核,就常被稱為堅果。不符合植物學的堅果定義,但在食材上被稱為堅果的果實和種子,包括:杏仁 Almonds、巴西堅果 Brazil nut、腰果 Cashew、智利榛子 Chilean hazelnut、澳洲堅果 Macadamia、馬拉巴栗 Malabar chestnut、山核桃 Pecan、松子 Pine nut、開心果 Pistachio、核桃(胡桃)Walnut,這些都被稱為樹上堅果 tree nuts;另外,屬於豆科的花生 Peanut ,其果實長在土壤裡,卻在食材上也被廣義地稱為堅果,是地面堅果ground nuts。
多吃堅果會長壽:最近的美國超大型研究,再次確證
一篇由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者發表在 2013 年 11 月 21 日 N Engl JMed. 期刊的文章說,多吃堅果會降低總死亡率及某些重大病症引起的死亡率。
研究者從兩個著名的大型長期臨床研究,分析食用堅果和隨後的總特定死亡率的之間的關聯。這兩個美國臨床包括:護士健康研究 Nurses" Health Study (76,464 婦女,1980 年至 2010 年數據) 和衛生專業人員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42,498 男性,1986 至 2010 年數據) ,其合併人數之眾,是此類研究的最大者。受試者在研究開始時、和之後的每 2 至 4 年一次,提供其堅果消費量資訊。
在 24 年的隨訪期間,有 16,200 女性和 11,229 男性死亡。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吃堅果的參與者生活得較健康,他們體重較低、運動較多、不太抽煙、常吃水果和蔬菜,等等。但是在消除這些和其他的因素後,研究人員仍然發現多吃堅果確實能降低死亡率:
研究人員並沒有特別注意堅果的製備過程,例如︰是否加了油或鹽、是生吃或焙炒過。另外,該研究也證實一項從前其他研究的發現:多吃堅果者,較能保持身材苗條。
一些以前的研究已經發現多食用堅果者的許多疾病 (如心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結腸癌、膽結石、憩室炎 diverticulitis) 罹患率較低。而且他們的膽固醇水平、氧化壓力、發炎指數、肥胖、和胰島素抵抗也較低。
像這一類的觀察研究 (包括以上的哈佛大學研究),並不能證明堅果和長壽的因果關係。飲食研究是特別艱難的,因為它很難單獨挑出任何一個食物的影響。例如,吃更多的堅果的人可能也吃較多沙拉,其健康好處可能來自於綠葉蔬菜;或當你吃堅果時你可能會少吃垃圾食品如炸洋薯片。今年早些時候,該哈佛大學的研究者也曾發表過較嚴謹的實驗結果,說地中海式飲食輔以堅果,對削減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特別是中風) 具有因果關係。以下是介紹和堅果有關的一個嚴謹的西班牙隨機大型臨床試驗,強有力地證明堅果和長壽的因果關係。
隨機分組的飲食干預試驗 PREDIMED:證實多吃堅果會長壽,效果略憂於初榨橄欖油
  
PREDIMED (PREvencion con DIetaMEDiterranea) 是西班牙的一個長期的研究營養干預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該研究將 7,216 位 55 歲至 80 歲、具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男女,隨機分成 3 組,其中2組遵守地中海飲食法,輔以一組多吃堅果,另一組多吃初榨橄欖油;第 3 組則為遵行低脂肪飲食的控制組。該研究之目的是 “通過與低脂肪飲食比較,來評估地中海飲食輔以初榨橄欖油或堅果,是否能預防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PREDIMED 研究人員在 2013 年 7 月 16 日的 BMC Med. 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 說:
PREDIMED 實驗:多吃堅果會長壽的可能諸多原因
  
由於 PREDIMED 是隨機臨床試驗,不但較能證明因果關係,也較能說明其機制。該龐大的研究者群已發表了多篇有關“多吃堅果會長壽的可能機制” 的論文。
一篇由該研究者群發表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 PLoS One. 期刊的論文說,PREDIMED 臨床試驗證實,多吃堅果會改善肥胖、代謝症候群、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子:
另一篇由該研究者群發表在 2012 年 3 月 18 日網路版Pharmacol Res. 期刊的論文說,PREDIMED 臨床試驗證實:
堅果類食物的營養豐富,又以核桃為最
堅果的適當食用量
堅果在 1993 年,首次被研究者認為可能有助於防止冠心病。此後許多臨床試驗發現,食用各種堅果,能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例如一篇在 2010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說:每日平均攝取 67 克 (2.4 盎司) 不同種類的堅果或花生,可以降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受試者平均總膽固醇下降了 5.1%、壞的膽固醇下降 7.4%、壞膽固醇和好膽固醇的比例下降了 8.3%。研究者也發現,如果是三酸甘油脂偏高的人,其三酸甘油脂平均下降 10.2%。
美國 FDA 在 2003 年宣布 “有科學證據認為,如果能平均每日攝取 1.5 盎司(1 盎司約為 28 克)的堅果,且配合低飽和脂肪和低膽固醇的飲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但是由於堅果類含有豐富的油脂, 1 盎司的核桃 (大約等於 22 顆核桃仁) 已經含有 150  大卡的熱量,每日攝取 1.5  盎司容易有過度的熱量。所以,美國飲食學會認為,每天 1 盎司就夠了。美國心臟協會則建議說,每週只要 4 盎司(每週約 153 克)不加油鹽的堅果就夠了,不要吃太多。
雖然堅果的脂肪量高、熱量高,但較常吃堅果的受試者並沒有比一般人肥胖,這可能是因為吃堅果的人,往往較少吃垃圾食品。
堅果類食物有非常低的血糖生成指數,很適合胰島素抵抗患者和第2型糖尿病患食用。長期吃堅果代替垃圾食品,可以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結語
在台灣今秋劣假油事件被揭開後,許多人事實上仍然擔心市售橄欖油的油脂成分是否健康,更何況只有真正的初榨橄欖油才含足夠的抗氧化成分,才能更有效保護心血管。在這情形下,吃堅果或許較為可靠。
最健康的堅果吃法是生吃,其原因是高達 15%堅果健康油脂在炸焙過程中會丟失,抗氧化成分也容易被破壞。但是許多堅果的生吃風味不佳,所以短時間低溫烹調可能是最佳選擇。
用於食材的堅果,無論是否屬於植物學上的堅果,都是最常見且嚴重的食物過敏原。對這些食物過敏者,可能在接觸 0.1 毫克就足以引發過敏,誤食遠小於一顆花生就可能足以喪命,不可不警覺。

資料來源:CFH健康知識網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