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大牌為什麼在後臺吵架 人生百忌──忌愛現 劉墉
[打印本頁]
作者:
shaobo520
時間:
2014-4-19 13:36
標題:
大牌為什麼在後臺吵架 人生百忌──忌愛現 劉墉
我曾經看過兩位大牌歌星,演出才結束,就在後臺大吵。
原因是在謝幕時,主辦單位提到在海外推展中華文化。其中一位歌星立刻說她要捐出當天的演出酬勞,另一位也立刻跟進。
只見兩位大牌在如雷的掌聲中,笑容滿面地對著台下揮手道別,接著轉身……才轉身,其中一位已經面罩寒霜,剛進後臺就開罵了:
「你要捐,為什麼不先說一聲?」
「我是臨時決定回應推展中華文化,哪有時間先跟你說?」另一人答:「而且我捐,你可以不捐啊!誰讓你也捐?」
「你捐了,我能不捐嗎?我能不捐嗎?」前一位吼了兩遍:「可是,這壞了規矩,你懂嗎?」
只管自我感覺良好
乍聽這故事,你八成覺得那「勉強捐款」的人,格局不夠,對不對?
先讓我們看看《呂氏春秋》裡說的故事吧: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愛護子民的法律,就是誰把流落在外,當妾為奴的魯國人贖回來,可以向「公家」報帳或請賞。
子貢就去贖回了魯國人,但是他表現清高,拒絕了賞金。
按說子貢的義舉應該獲得讚賞。可是孔子知道了,卻對子貢說:「你錯了啊!聖人做事應該能改變人們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只求自我感覺良好。而今魯國富有的人少而貧窮的人多,你收受賞金不會對你的身價有損。而今你不收獎金,只怕以後沒人願意去為同胞贖身了!」
相對的,子路有一次救起一個溺水的人,人家送了頭牛作為報答,子路接受了。孔子則高興地講:「以後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溺水者了。」
孔子是個非常「合理化」的人。正因此,當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如何的時候,孔子沒有大加讚賞,反而問「何以報德」?當人家對你不好,你對他反而好的時候,那些對你好的人,你又要怎樣報答?如果你處世沒有原則,是不是反而不公平?
什麼是壞了規矩
好!現在回頭想想那兩位大牌歌星的事。首先,就算其中一位臨時決定要捐出演出酬勞,是不是也該考慮另一位的感覺?你一個人表現大方、得到掌聲的時候,難道要讓另一位被冷落嗎?
那是二人同台演出的團隊耶!如同兩人一起去作戰,你能只顧自己嗎?
其次,讓我們想想其中反對者說的「壞了規矩」。這跟魯國贖人的法律不是相似嗎?你今天「耍帥」,一口氣把報酬全捐了,除了逼得另一位跟進,未來別人演出該怎麼辦?即使不主動捐,如果有人問「上次某某一文都沒拿,全捐了,您要怎麼做?」被問的人該怎麼答?
最後是不是反而造成有些大牌不願意來了?
----------------------------------
所以阿,我真的很討厭那種無時無刻找事情做的白目同事
,因為他顯得其他事情做一段落沒找事情做休息一下的同
事都好像在打混一樣。
也很討厭之前因為有人撿到財物強索報酬,新聞接二連三
後,開始有人索性推辭了法定報酬。
如果我撿到一千萬甚或一億,沒報酬我連送警局都不送,
甘冒違法之險私吞。與上述故事涵義是相通的。
作者:
b9702044
時間:
2014-4-19 17:40
當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如何的時候,孔子沒有大加讚賞,反而問「何以報德」?當人家對你不好,你對他反而好的時候,那些對你好的人,你又要怎樣報答?如果你處世沒有原則,是不是反而不公平?
這段話真是很好,給了我借鏡的思考,
感謝阿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