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不倒翁的來歷 [打印本頁]

作者: 676596749    時間: 2014-3-31 00:26
標題: 不倒翁的來歷
早在屬於母系社會的西安半坡村遺址中曾發掘到一種提水壺。這種水壺裝水時,
就會往一邊傾斜,裝滿水後則會 自動立起來,非常方便于打水。到了先秦時期
這種水壺演變成一種“飲器”,《荀子》中講到,孔子到魯桓公廟參觀,看見“飲
器”,問是什麼東西。守廟者回答: 這是放在座位右邊喝酒的用具,這種用具巧
妙的很:當它沒有裝酒的時候呈倒斜狀,酒裝的適中,就會立起來,而裝得太滿,
又會傾倒。經孔子“點撥”之後,後人 就將這種東西放在座位右邊,用來提醒自己
辦事做人要適中,不虛不滿。由此也就出現“座右銘”一詞。這些東西據考證,用
的都是頭輕腳重的重心原理,很可能就 是不倒翁的前身。

但作為玩具的不倒翁則起源于唐朝的“酒鬍子”。“酒鬍子”不倒翁是用紙糊的,中
間空、底下實,將它左右搖擺但不倒象個醉漢,是用來譏諷和勸戒少喝酒的,以
免醉成“酒鬍子”。

那麼為何酒鬍子的醉人形象後來竟成了老翁形象,則沒有文字記載,可能是老人
容易跌倒的緣故吧。由於不倒翁扳倒後能自動豎立起來,我國民間又有叫他“撥不
倒”或“扳不倒兒”。而在英文中的名字卻叫“中國翻轉者”,這表明這個玩具原來是
可以翻轉的,而且是中國發明的。

不倒翁除了紙糊的以外,還有用泥土、木頭製作的。後來義發展到陶制、瓷制和
塑膠製品,除了老翁形象外,也有製成童子等造型的。

那 麼不倒翁為什麼不會倒呢?一方面因為它上輕下重,底部有一個較重的鐵塊,
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底面大而圓滑,當它向一邊傾斜時,它的重
心和桌 面的接觸點不在同一條鉛垂線上,重力作用會使它向另外一邊擺動。比如,
當不倒翁向左倒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在接觸點的右邊,在重力作用下,不倒翁就
又向右 倒。當倒向右邊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又跑到接觸點左邊,迫使不倒翁再
向左倒。不倒翁就是這樣擺過來,又擺過去,直到因為摩擦和空氣阻力,能量逐漸
損失,減少到零時,重力作用線恰好通過接觸點,它才不會繼續擺動。





出處:竅門網   






作者: chuinnwei    時間: 2014-4-1 17:49
原來如此~謝謝
作者: hcj851210    時間: 2014-4-2 20:22
感恩,又上了一課了
作者: hcj851210    時間: 2014-4-2 20:23
感恩,又上了一課了
作者: Yang-tw    時間: 2014-4-18 14:00
驚!!!我以前都以為,,那是國方發明的,,今天上了一課!!(^O^)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