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百合花深受廣大愛花者的喜愛,其外形典雅、芳香濃烈,如何種植好百花?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百合的栽培技術要點。
1.繁殖方法
栽培百合的方法是用種球生產百合鱗莖。種球一般是由珠芽、小鱗莖,鱗片
和種子培育的。
2.整地、施底肥
栽植紫金山百合要選用黃泥土(馬肝土)山坡地、高崗地。施用垃圾的黃泥土
不能用;否則,鱗莖容易發生黴點。
3.栽植種球
栽植期
百合的栽植期以秋植為好;因為冬前雖然不能出苗,但鱗莖在土內發根好,
第二年春出苗早,並且幼苗的生長勢比春植的旺盛,產量也高。在長江中下
游地區,栽植適期是9~10月間;氣候嚴寒地區,為了避免凍害,最好在春
季解凍後儘早栽植。
種球選擇
選擇只有一個鱗芽,無病蟲傷害、潔白、無黴點、鱗莖無損傷、鱗片緊密抱
合而不分裂、中等大小(單個鱗莖大形種直徑3.3~5釐米、重100~125克,
小形種重25~30克)的鱗莖栽植,嚴格剔除畸形、夾有爛瓣的種球。
合理密植
龍 牙百合的行株距是40釐米×30釐米,紫金山百合的行距是33~40釐米、
株距是20~25釐米。栽植前,按行距開栽植溝,溝的深度為種球的3倍。鋤
松溝 底土,然後按株距栽下種球,鱗莖尖一定要朝上。在種球周圍填入細土,
將種球固定;再在每2個種球之間施入底肥,注意底肥不能接觸種球;最後用
土將溝填滿, 並且稍微高出地面,以利排水。要求邊收邊栽,做到鱗莖不回
家。栽植後蓋草,便於冬季防凍、保墒。第二年春季出苗前半個月放火燒掉
蓋草,消滅過冬害蟲和病源 物,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提高土溫,
促進早出苗。如不蓋草,便須在臘月(農曆12月)全田撒蓋腐熟堆肥,每畝
2000~2500公斤,以利過冬。
4.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培土
百合定植後,年前要中耕除草1~2次;開春後,要中耕除草3~4次;入梅
(梅雨開始的時期)後,一定要消滅雜草。百合的根系入土較淺,再生能力弱,
因此中耕宜淺不宜深。追肥後進行中耕結合培土,防止鱗莖露出面和促進流
水暢通; 培土不能過厚,以免影響植株發育(以鱗莖著生的位置約在15釐米
深的土層中為度)。在套作的百合地裡,應在套作物收穫後進行中耕除草、再
追肥;否則,雜草 孳生,搶走養分,妨礙百合生長。
追肥
春季發芽出苗一個星期後,在植株根旁開淺溝,每畝施入腐熟廄肥1000公
斤左右和餅肥 150公斤。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時期,在植株的一側開淺溝,
施第二次肥,畝施腐熟廄肥1000公斤、餅肥25~50公斤。摘花蕾後,在
植株的另一側開淺溝, 每畝施入尿素10~15公斤,促使鱗莖快速膨大。
在開花期噴灑0.2%的磷酸二氫鉀液2次,每次每畝用肥2~2.5公斤,可提
高產量、改善品質、加強抗病 性。氮肥不能多施,以免莖葉柔弱容易害病
和影響鱗莖色澤。追肥要在秋分前40天結束;否則,莖葉徒長,抑制鱗莖
發育。紫金山百合施足底肥後,可以不再追 肥,以免促使莖葉徒長和戀青。
灌水、排水
百合怕澇又怕旱。排水不良,容易生腐爛病;因此,應做到溝路暢通,下
雨後立即排除積水,做到雨停水幹。夏季如果高溫少雨,應及時灌水;要
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不能發生乾旱。
植株調整
植 株調整包括除蘖、摘花、摘珠芽、摘頂等。春季出苗時,保留一條健壯
莖,其餘的都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5月末和6月初,摘除花蕾和珠芽,
以減少養分消 耗,有利鱗莖膨大。為了促進鱗莖膨大、防止開花和莖葉生
長過旺,應在發生花蕾時,立即用剪刀把頂端1~2片幼時剪除,以抑制地
上部生長。摘頂過早、過晚都 不好,一般品種以在小滿摘心為宜,紫金山
百合以立夏摘心為宜。生長中期,如果莖稈瘋長,應將1.3米以上部分剪去。
蓋草
最後一次追肥後,將稻草鋪蓋在土面,可降低土溫、防止長草、保持土壤濕
潤、防止土壤沖刷、避免寸打鱗莖引起腐爛,同時稻草腐爛後也可以增加土
壤肥力。每畝蓋草400~500公斤。如套種瓜類,就不必蓋草。
出處:竅門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