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咳嗽超過三周小心結核病
[打印本頁]
作者:
676596749
時間:
2014-3-4 09:40
標題:
咳嗽超過三周小心結核病
咳嗽、發熱並不是感冒的專利,儘管現在是感冒多發期,但如果發現咳嗽、咳痰超過3周、發熱或胸痛超過3周,就要引起警惕了,您一定要打個問號:是否感染了結核病?並應儘快到醫院確診。
世界衛生組織10月25日發表了題為《結核病診斷:全球需求與市場潛力》的報告,對結核病診斷的市場潛力做了迄今最全面的分析。報告說,實際上全球人口 的1/3都攜帶有結核病菌,都有可能成為結核病患者,而大部分結核病人或生活在結核病高發地區的居民,都很難得到迅速、準確的診斷。全球每年死於結核病的 患者達170萬,其中大部分人沒能得到及時的診療。
年輕人不懂結核病
記者隨機做了一個40人的調查,發現能正確理解結核病的只有2人,意識到結核病嚴重性的有5人,有29人不認為結核病有什麼危害,有3人覺得結核病離自己很遠,而一位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人居然認為結核病跟感冒差不多。
警示
健康人群警惕結核病
造成結核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結核病作為已被消滅的流行病而為人所忽視。許多病人沒有接受徹底治療,導致結核病復發並形成抗藥性。
其二由於愛滋病病毒削弱了人體免疫系統,愛滋病患者一旦感染結核更易發展為活動性的、有傳染性的結核病人,進而威脅周圍的健康人群。
其三,都市的發展,環境的破壞,移民以及全球旅遊者的急劇增加也加劇了結核病的傳播與擴散。
診斷
結核病感染機會多
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慢性傳染病之一,又稱為“癆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性別和種族身上。
人類並不是惟一的罹患群,牛、豬、家禽、魚和兩棲動物也容易被感染。由於結核桿菌多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又具有其生長繁殖最適宜的條件,因此以肺結核病最為多見。此外,結核桿菌還易侵犯淋巴結、胸膜、腹膜、腦膜、腸、腎、骨關節、喉及其他部位。
結核病菌容易潛伏
結核菌首次侵入人體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並在此繁殖,結核菌從原發病灶中沿淋巴管進入到血流中,結核菌通過血行播散進入各臟器中,有的立即發病,發生嚴重的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
多數受感染者的防禦功能可以控制感染的進一步的播散,使受感染者與結核菌處於平衡狀態。有些結核菌在病灶癒合過程中慢慢被消滅,但大部分結核菌仍以潛伏狀態存活下來。
結核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後可有全身症狀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還有病變器官的局部症狀。
肺結核常見症狀
肺結核病的早期與其他疾病一樣,由於病變小而沒有明顯症狀。即使有了症狀,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狀,沒有很明顯的特點,病人和醫生容易忽略。
肺結核病的主要症狀有:咳嗽、咳痰超過3周;發熱或胸痛超過3周;咯血。
有了上述症狀後,就是一位“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最好先到結核病防治機構或結核病專科醫院檢查。
結核菌多管道入侵人體
最常見的是呼吸道感染。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在高聲說話時、咳嗽或噴嚏時噴出微滴,若與病人的距離在1米以內可以直接吸入微滴,造成肺的感染。
消化道感染。飲用未經消毒含有牛型結核菌的牛奶後會發生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扁桃體感染。結核菌進入扁桃體,使頜下淋巴結腫大。
接觸感染。多為病理解剖工作者工作時的受部損傷而發生,使感染部位相對應的淋巴結腫大。
措施
多曬太陽
預防結核病
對未感染者進行預防治療。這一方法對5歲以下兒童預防治療非常有效。出生時沒及時接種的在1歲內一定要補種。
出處:竅門網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