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心靈禪修書:忙等於心死
[打印本頁]
作者:
s6965695
時間:
2014-3-3 09:55
標題:
心靈禪修書:忙等於心死
快樂讓我們的老板成為我們的員工。快樂讓自己成為心靈的員工。這才是生活之禪,快樂之道所在。
忙等於心死
有一個老富翁,有一次到某島度假。本來度假應該滿懷快樂,卻由於工作煩心,身心俱不得放松,乃一路愁眉來到該島上。見一老者,乃漁民也,一個煙鬥,兩腿叉開,悠閒不已。老富翁詫異。
上前問之:君為何悠哉不工?老者答之:我是一漁民,早上出海,捕魚若幹,中午市場賣了,如今便閒暇了。傍晚太陽剛好,不傷皮膚,所以就曬曬太陽,放松放松。
老富翁悲憤不已,我乃天天勞累,積累財富,騰挪時間,一年都無暇來此曬太陽,而你一漁民,卻如此輕松就得到我終生勞累之所得。
進而問之:君乃天天如此?老者詫異,答:天天如此。
老富翁更加鬱悶不已,還天天如此!而我勞累大半生,至今依然無法完全放開心情度假曬太陽,而他只一漁民竟可以如此享受!
老者見老富翁愁眉苦臉,不解問之:君為何苦?
老富翁啞言無對。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忙,卻看不到他對自己的生活有一點點的布施呢?有些朋友,30歲不到,卻早已愁雲滿臉,看上去就像個小老頭,生活也是亂糟糟的。為什麼會如此呢?
我曾在西藏呆過半年。身邊朋友無不羨慕。我卻非常不解地問他們究竟有什麼可以羨慕的。他們就說,你竟然那麼容易就可以到西藏待著,而我卻不能,可想你家庭應該比較富裕。我對他們的回答也驚訝不已,我到西藏,完全是因為我覺得我應該到西藏待待,因為我喜歡那個地方。而我的家庭也只是個平凡家庭,完全沒有任何資助。
後來我就經常問我的朋友,你為什麼不也來西藏待待呢?那麼好的地方。他們大部分都只是一個答案:忙。有錢的時候抽不出時間,有時間的時候卻抽不出錢。
後來我在西藏認識了一個修習佛學的上海男孩。我們兩個人在色拉寺後山相遇,然後我就提出我心中的疑問: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忙?他沒有直面我的問題,沉思良久,然後拋下一句"忙等於心死"就翩然離去。我當場怔在哪裡,良久,方才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半年之後我回到內地,客居廣州,在一個公司上班。我經常都是優哉遊哉地上下班,天天都是精神飽滿地上班,同事們見到我總是以為我每天中了彩票一樣興高采烈。同樣,他們更驚訝於為何我時間那麼充裕,一邊在上班,另一邊還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平時還研究這個研究那個的,給他們的感覺是我就是天天無所事事的樣子。他們真是羨慕妒嫉恨:"為什麼我會那麼忙,而他就那麼空閒呢?
其實,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創造文字的時候就已經將此禪機告訴我們,只是我們"太忙"了,忙到我們連如此簡單的禪機都錯失了。將忙字拆開,就是心亡。心亡就是心死也。心亡為忙,忙為心死,禪機盡顯。
對於生活,對於這個世界的美和善,我們因為忙,慢慢失去了基本的感知能力。天天忙,就天天被各種煩惱佔據自己的心靈,然後惡性循環。繼續忙,繼續心死。心死,就無明了。
所以我並不是向他們想的那樣,做到了公司的高職,才可以如此空閒。而是我自從踏入職場以來,從來都是如此空暇。不是因為我真的是無所事事,而是因為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在工作上,我的工作計劃也安排得非常妥當,從來不會將自己的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剛開始的時候,我的空暇時間並不多,但是後來就越來越多了。而我的心就不至於亡了,反而充滿了活力。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自己喜好的各種研究,無不充滿著激情和浪漫的休閒。
心靈不死,才可以聞得楓樹晚蟬吟。楓樹晚蟬吟便是我們心靈的歸屬所在,一切美的東西無不是順其自然,自然而樂,自然而歡。再回到我們開篇的故事,我們就應該如那老漁民一樣,工作只佔自己一天的一個上午而已。唯有如此,不忙,才可以悠哉曬太陽。而只有這樣安然自得,才可以說是真正地度假。否則,縱使仙境,帶著心死的忙,也只是匆匆過客罷了。
廓庵師遠《十牛圖頌》裡有一首小詩,借以此詩,讓忙者不忙。
尋牛︰忙忙撥草去追尋,水闊山遙路更深。力盡神疲無處覓,但聞楓樹晚蟬吟。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