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心靈禪修書:誰是員工
[打印本頁]
作者:
s6965695
時間:
2014-3-3 09:52
標題:
心靈禪修書:誰是員工
本帖最後由 s6965695 於 2014-3-3 09:54 編輯
一般來看,老板有車開,年底有分紅,但是我們呢,我們只是一個員工,最多年底就是發發獎金而已。所以,他們是老板,我們是員工。
可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麼?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到的只是表象。這就是"盲識"的結果,這就是"名色"不分產生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會看到"老板"的一面,而忽視了其他的一面。比如,當我們知道了我們老板的車是貸款買的,當我們知道老板每年都在虧錢,當我們知道老板經常為了給員工發工資的事情而煩惱焦慮萬千的時候,我們還會認為,老板就是老板,而我們只是為了老板創造利潤的人嗎?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我們為誰工作?"這個話題,我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快樂,是為了滿足我們生活的需要和事業的滿足感。而老板只不過是給我們提供和創造了一個平台。所以,相對而言,難道"老板"不是為我們"打工"嗎?
誰是員工
唐開元年間,有一位四處遊走、參禪問道,但又很自負的雲水僧,聽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就想和其辯論禪法,論個高低。這很像武林江湖中的所謂高手,聽說哪裡有個練家子,就按耐不住,千方百計地想去比試一番,用來證明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一樣。於是他來到無相禪師住持的成都大慈寺。適逢無相禪師外出,一位侍者小沙彌就出來接待了他,說:禪師不在,您有麼事就告訴我吧,我可以代勞的。
雲水僧道:你年紀這麼小,能懂得什麼啊,竟敢說可以代勞?
侍者嘻嘻一笑:年齡雖小,智慧不一定就小喔!
雲水僧聽了,覺得也有道理,不能以貌以人年齡來判斷人的修為智慧嘛。於是,他就對著侍者用手指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
侍者不慌不忙地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圓圈。
雲水僧又伸出一根指頭。
侍者就伸出五根指頭。
雲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
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抹了一下。
雲水僧於是誠惶誠恐地跪了下來,頂禮三拜後,掉頭就走。
雲水僧心想:我用手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問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圈,說有大海那麼大。我又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已經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怎樣?他指指眼睛說三界都在眼裡。一個侍者尚且禪法如此了得,不知無相禪師的修行有多深呢。還是走吧,不要等禪師回來自討沒趣。
晚間,無相禪師回來,侍者就報告了上述的經過,說:師父!不知為什麼,那位雲水僧知道我俗家是賣餅的。他用手比個小圈圈說,你家的餅只這麼一點大。我攤開雙手回他說,有這麼大呢!他又伸出一個手指頭說,一文錢一個行嗎?我不同意就伸出五指說五文錢才能買一個。他又伸出三個指頭與我討價,問三文錢可不可以?我想這人也太不厚道了,就抹了下眼睛,說他不識貨。不想,我一抹眼睛,他一下子就跪在地上禮拜起來,然後起身就出了寺院不見啦。
無相禪師聽後說:一切皆法,一切皆禪!侍者,你會嗎?
這時小侍者望著禪師,一臉的茫然,將頭搖了搖。
既然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老板"其實是為我們"打工",是實現我們快樂的"員工"而已,那麼,在一個公司中究竟誰又是員工呢?其實,我們是員工,"老板"也是員工。我們都是員工。我們都是為了實現我們自己快樂的員工。而真正的老板則是我們內心的快樂,是我們內心的那種安全感和滿足感。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自己"內心快樂"的員工。我們為了我們的心靈而"打工",而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的"工資"就是快樂。關於這點,很多人不理解。
我們經常會為工作而焦心,經常會為工作而忙碌,經常會為工作而煩惱。其實我們知道,給我們煩惱的並不是我們的老板,也不是我們的上司,更加不是我們的工作,而是我們的老板"心靈"--我們是因為在工作中無法得到我們的"薪水"和"成就感"而感到挫折,而感到了"失去",而感到了"沒有得到"的那種挫折感。
讓我們回到開頭的故事,其實對於侍者和禪師而言,究竟誰是禪師誰是侍者呢?禪師為"侍者"的不懂而嘆息--既然有嘆息禪師就有沒有放下的煩惱。反而是侍者,雖然不懂禪,卻也樂得其中,逍遙自在。我們作為旁觀者而言,究竟他們兩個誰是禪師誰是侍者呢?禪師修禪,目的就是為了快樂,為了放下後的那種淡然。可是禪師卻沒有放下,卻為侍者的"不知"而嘆息--難道禪師不知道,"侍者的不知也就是知"的道理嗎?反而侍者僅僅只是一個服侍別人的人,由於"不知",反而快樂自在,樂哉逍遙的。
因此我們可以感悟到,無論我們世俗中的角色是老板還是員工,只要我們可以駕馭內心的快樂,我們就是"老板",是我們人生的老板。而無論從事任何職業,無論我們的老板是誰,我們都可以讓我們的老板為我們的心靈服務,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快樂和淡然的開心。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