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世界偶蹄目:西猯科 [打印本頁]

作者: iamjason008    時間: 2014-3-2 22:36
標題: 世界偶蹄目:西猯科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環頸西猯

學名:Tayassu tajacui
英名:Collared Peccary
日名:クビワペッカリー
華語名:白唇西猯

Tayassuidae(西猯科)是產於美洲大陸的豬形亞目的動物。

和豬科一樣屬於Cetartiodactyla(鯨偶蹄目)。

(註)最近DNA證實鯨類屬於偶蹄目的分支,所以科學家創新分類Cetartiodactyla(鯨偶蹄目)。

北美洲發現過中新世(2300萬年前)的西猯科化石。



現在只分布於美洲。

外形和習性和豬非常相似,但體型比豬科小,後肢有3趾。

獠牙向下,而非野豬般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

除了獠牙外,還有臭腺可用於驅敵。

其中以環頸西猯最普遍,從美國南部的砂漠區到南美洲的雨林區都有分布。

體重:14-18kg。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環頸西猯分布範圍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草原西猯

學名:Catagonus wagneri
英名:Chacoan peccary
日名:チャコペッカリー
華語名:草原西猯

只分布於阿根廷北部、巴拉圭、波利維亞的草原和灌木叢。

1974年以前只發現過化石,

1974年才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波利維亞交界處的Gran Chaco(格蘭查科)地區發現。

眼睛略偏頭部後方,齒冠發達,主要以植物為食。

體重:30-43kg。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草原西猯分布範圍



資料來源:台灣小站/世界百科圖鑑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