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醫家的養生 [打印本頁]
作者: ne0629 時間: 2014-3-2 17:05
標題: 醫家的養生
醫家經典《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經》相傳為黃帝所作,據考約成於春秋戰國時期。
漢魏以後,傳本多有,篇目頗不一致。後經唐王冰於肅宗寶應元年(762)整理補訂,重新編次成今本,始定81篇,釐為24卷。內容十分豐富,既有自然界事物運動變化規律,又有人體生理衛生知識,也包含人與外界環境關係。
對人體病理、病因、症狀以及診斷、治則、藥物性味功效、配伍制方、針灸、養生之道等論證尤詳。為中國古代生理學、病因病機學、診斷學、治則學以及針灸學、方劑學、藥理學及臨床科辯證施治原則等各方面中醫學理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於環境、地質、氣象等學科亦有涉及,是中國古代醫學養生的重要文獻。
戰國時醫學家扁鵲,姓秦,名越人,渤海郡摸(今河北任丘)人。曾跟隨長桑君學習醫術。他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主張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醫名甚著。
後因治秦武王病,被秦太醫令李醢妒忌殺害。在《史記》、《戰國策》裡載有他的傳記和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韓非子.喻老》中有《扁鵲見蔡桓公》描寫扁鵲三次見蔡桓公,都分別指出蔡桓有病在「腠理」、「肌膚」、「腸胃」。並要求桓公及早治療,而桓公卻說扁鵲「好治不病以為功」,最後桓公病入「骨髓」,扁鵲不再說了,桓公病死。
充分說明了扁鵲診病技術高明、而且主張「治未病」的養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