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觸電事故常識之三
[打印本頁]
作者:
rags_tai
時間:
2014-3-2 14:59
標題:
觸電事故常識之三
發生觸電時,現場急救具體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脫電源: 發生觸電事故時,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首先要馬上切斷電源,使病人脫離電流損害的狀態,這是能否搶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為當觸電事故發生時,電流會 持續不斷地通過觸電者,從影響電流對人體刺激的因素中,我們知道,觸電時間越長,對人體損害越嚴重。為了保護病人只有馬上切斷電源。其次,當病人觸電時, 身上有電流通過,已成為一帶電體,對救護者是一個嚴重威脅,如不注意安全,同樣會使搶救者觸電。所以,必須先使病人脫離電源後,方可搶救。使病人脫離電源 的方法有很多:
A、出事附近有電源開關和電源插頭時,可立即將閘刀打開,將插頭撥掉,以切斷電源。但普通的電燈開關(如拉線開關)只能關斷一根線,有時不一定關斷的是相線,所以不能認為是關斷了電源。
B、當有電的電線觸及人體引起觸時,不能採用其他方法脫離電源時,可用絕緣的物體(如木棒、竹杆、手套等)將電線移掉,使病人脫離電源。
C、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等)切斷電源。
總之,在現場可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快速切斷電源,解脫電源時,有兩個問題需注意:
A、脫離電源後,人體的肌肉不再受到電流的刺激,會立即放鬆,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傷(如顱底骨折),特別在高空時更是危險。所以脫離電源需有相應的措施配合,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加重病情。
B、解脫電源時要注意安全,決不可再誤傷他人,將事故擴大。
2、簡單診斷:解脫電源後,病人往往處於昏迷狀態,情況不明,故應儘快對心跳和呼吸的情況作一判斷,看看是否處於"假死"狀態,因為只有明確的診斷,才 能及時正確地進行急救。處於"假死"狀態的病人,因全身各組織處於嚴重缺氧的狀態,情況十分危險,故不能用一套完整的常規方法進行系統檢查。只能用一些簡 單有效的方法,判斷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類型,這就達到了簡單診斷的目的。
其具體方法如下:將脫離電源後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較通風、乾燥的地方,使其仰臥,將上衣與褲帶放鬆。
A、觀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當有呼吸時,我們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隨呼吸上下運動。用手放在鼻孔處,呼吸時可感到氣體的流動。相反,無上述現象,則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B、摸一摸頸部的動脈和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有沒有搏動,因為當有心跳時,一定有脈搏。頸動脈和股動脈都是大動脈,位置表淺,所以很容易感覺到它們的搏動,因此常常作為是否有心跳的依據。另外,在心前區也可聽一聽是否有心聲,有心聲則有心跳。
C、看一看瞳孔是否擴大。瞳孔的作用有點象照相機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一個由大腦控制自動調節的光圈,當大腦細胞正常時,瞳孔的大小會隨著外界光線的變 化,自行調節,使進入眼內的光線強度適中,便於觀看。當處於"假死"狀態時,大腦細胞嚴重缺氧,處於死亡的邊緣,所以整個自動調節系統的中樞失去了作用, 瞳孔也就自行擴大,對光線的強弱再也起不到調節作用,所以瞳孔擴大說明了大腦組織細胞嚴重缺氧,人體也就處於"假死"狀態。通過以上簡單的檢查,我們即可 判斷病人是否處於"假死"狀態。並依據"假死"的分類標準,可知其屬於"假死"的類型。這樣,我們在搶救時便可有的放矢,對症治療。
3、處理方法:經過簡單診斷後的病人,一般可按下述情況分別處理:
A、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頭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噁心或嘔吐。此類病人應就地安靜休息,減輕心臟負擔,加快恢復;情況嚴重時,小心送往醫療部門,請醫護人員檢查治療。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