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睡眠養生之道 [打印本頁]

作者: ne0629    時間: 2014-3-1 22:56
標題: 睡眠養生之道
中醫認為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策。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

我們提倡睡子午覺,「子、午」時候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及養陽。

按《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更符合人的生理規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

午覺宜安排在中午12點左右,因為這是是「合陽」時間,午休30—60分鐘即可。

睡前神宜定。忌七情過級,讀書思慮,亦不可劇烈運動。睡前應減慢呼吸節奏,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坐幾分鐘靜氣功,做一精神內守。這樣入睡更快,睡眠更沉。

環境宜幽靜。嘈雜的環境使人心神煩躁,難於安眠。因而卧室選擇重在避聲。光線宜幽暗。《老老恆言》曰:「就寢即滅燈,淺睡期增多,因此睡前必須關燈。窗帘以冷色為佳。

睡前宜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著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最佳境界。

睡眠忌當風。睡眠時頭對門面風口或大開風扇,風易入腦戶引起面癱、偏癱。

睡時忌蒙頭張口。《千金要方》曰:「冬夜勿覆其頭得長壽。」此即所謂「凍腦」之意,可使呼吸通暢,腦供氧充足。又有曰:「暮卧常習閉口,口中即失氣」,即指睡眠不能張口。

睡后忌戀床。古人云:「早起者多高壽」,故醒后忌戀床不起。最不宜在夏月晚起,「令四肢昏沉,精神懵昧」。睡懶覺不利於人體陽氣宣發,會使氣機不暢,易生滯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