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健康老年修心養性哪八法 [打印本頁]

作者: rags_tai    時間: 2014-3-1 15:18
標題: 健康老年修心養性哪八法

老年人講究養心之道,注意心理調節,保持精神愉快,是健康長壽的活化劑。研究發現,約有80%的老年性疾病與各種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您若是年過花甲的老者,學一點養心之道有益於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您可從以下諸方面做起:
七情不可偏盛。老年人尤其要制怒、節哀、忌憂、防驚。平素要胸襟開闊,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對喪偶或親朋好友的去世,不宜過悲,應儘快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摒棄憂愁,力圖開朗,乃是明智的良策。
欲望不可苛求。要正視自身現實,一切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科學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可因年老喪志,欲不宜多,欲多易失節,應力求怡然心安,知足常樂。
注意隨遇而安。多從大處著眼,擺脫從主觀角度考慮問題,對家庭糾紛,非原則性問題最好不干預。要鼓勵子女奮發向上,對他們給予必要的精神、經濟支持,做到“親而不近,疏而不遠”,避免溺愛或偏愛,防止形成依賴心理。
堅持老有所學。合理用腦,勤於學習,能有效延緩智力衰退。可從事自己所好的寫作、看書學習,或作社會調查,或參觀訪問,調整或糾正較固定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講究心理調節。現實生活中的煩惱是難以避免的,喜怒哀樂人皆有之。遇有不順心的事,情緒不好時,強行積鬱在胸顯然不妥,應設法“宣洩”或轉移,諸如做一些自己愛做的事情;或找老友聊聊,一吐為快;或出去走走,上影劇院等。這樣,心情就會寬鬆很多。
發揮自身餘熱。適當參加社會活動和家務勞動,這樣既能快悅心情,寄託希望,又能發揮自己的餘熱,取得社會的敬重和家庭成員的愛戴。
多交青年朋友。要儘量多保留一些年輕時的活力,諸如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等。為此,多與一些青年人交友頗有必要,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和知識傳授給他們。
正確對待疾病。老年人患病在所難免,不應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亦不可諱疾忌醫或聽天由命,也不要無端懷疑而輾轉求醫。要相信科學,妥善施治。
擴大興趣愛好。老年人若能培養以上愛好,能樂而忘憂,陶冶性情,豐富和充實生活。諸如琴棋書畫、養鳥養魚、花卉盆影、旅遊垂釣、體育鍛煉等等,都利於調節身心,有益健康。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