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作夢的勇氣
[打印本頁]
作者:
s6965695
時間:
2014-2-26 07:55
標題:
作夢的勇氣
作夢的勇氣
劉亦文
孩子幼小時,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景是全家活力之泉,無論是送孩子去鋼琴課,或是球隊練習,各個父母都以兒女的表現為榮,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是等孩子一進入青少年時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景卻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只求孩子平安無事,不要誤入歧途」的迷惑與憂慮。
人生有夢,可以是進步的動力,也可以是挫折的源頭。人生無夢,可以是平庸的原因,也可以是知足常樂的溫床。有心的父母該如何斟酌,才能恰到好處呢?
或許下面這個故事對我們如何建立對兒女的期望,有一些幫助和啟發:
小剛的故事
有一對中年的夫婦,希望能收養一個孩子。等了許多年,社會局不是以他們的公寓太小,就是以收入不夠為由,始終沒有給他們滿意的答覆。
當一個生來就沒有雙臂的十個月大小男嬰小剛,送到社會局時,社工們看這孩子聰明伶俐,才十個月就已經會走路,並且個性開朗,都非常喜歡他
。但是因為他沒有雙臂,許多來申請領養的家庭都望而卻步。
一等再等,孩子已過了一歲的生日。也就在此時,那一對等候很久的中年夫婦決定最後再試著申請一次。
當社工人員來訪時,太太直截了當地說:「我先生是非常喜歡運動的人,在高中是足球校隊的,所以,我們是否可以選擇收養一個男孩?」
「那一種男孩呢?」社工人員回答。
太太笑著問:「男孩還有分幾種的啊?只要是個男孩就好了。我先生對帶男孩絕對沒問題。」這位太太很驕傲地說。
社工人員小心翼翼地說:「我們這兒是有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但是他沒有手臂。」然後從文件夾中拿出小剛的照片。
這對夫婦全神貫注地在照片上端詳。先生對太太說:「妳覺得怎麼樣?」
「踢球,你可以教他踢球。」太太回答,「不過,運動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用腦啊,沒有手沒關係,沒有頭就不行了。我們開始為他存錢,讓他上大學。」
先生說,「我一定會好好教他的,手臂並不代表一切,說不定我們可以幫他配一對人工手臂。」
他們說著說著,完全忘了社工的存在。兩個月後,小剛正式成為他們期望許久的兒子。
這是一對有夢想的勇氣,也知道如何去實現夢想的夫婦。他們清楚自己所有的能力和資源,並將教養兒女的願景建立在這些資源上,因此不但他們渴望收養孩子的願望得以實現,並且也帶給小剛美好的願景。
來源: 飛揚雜誌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