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聰明,的確會被聰明誤
[打印本頁]
作者:
sandy321
時間:
2014-2-25 16:50
標題:
聰明,的確會被聰明誤
妹妹從小都愛取笑我「頭大無腦」。因為所有家人、老師都常跟我們說:「妹妹比較聰明,姐姐比較勤力。」年復年,我們姊妹倆的形象已十分鮮明:她是聰明絕頂的兔子,我是不怕辛苦的烏龜。是的,妹妹從不溫書,卻年年考第一;我每晚挑燈夜讀,卻頂多考第二、三。妹妹十五秒可以解答兒童雜誌內的難題,我要花十五分鐘才想到答案。妹妹一直都對自己的天資聰敏感到非常自豪,所以無論念書、工作、談戀愛,她都以聰明的方法去得到她想要的。可惜,正如《龜兔賽跑》的故事一樣,兔子停了下來,而爬至四腳抽筋都要熬到終點的,只有烏龜。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神經科學教授William Klemm在網誌中提到史丹福大學一項研究:受試者進行一些標準知識測驗,之後,研究人員不斷稱讚其中一半受試者「非常聰明」,而對另一半受試者說「你的表現有改善,證明你很勤奮」。幾個月後,同一批受試者再次進行知識測驗,結果,之前被稱讚很聰明的人,成績下跌了百分之二十。而被指勤奮的,成績卻大大提升百分之三十。二零零六年,史丹福大學也曾與哥倫比亞大學進行聯合研究,以fMRI偵察受試者在犯錯或者得到負面評價時的腦部活動。他們發現,自認聰明者,腦袋會即時採取消極抵抗,把錯誤或負面回應當成是舊有資訊般棄於一旁。而自認不夠聰明的人,反而會專注在錯誤上深刻反省,然後以全新記憶的形式,儲存於腦內。所以後者更能從錯誤中學習,日子有功,他們反而變得更聰明。Klemm解釋,膨脹的自我是聰明人最大障礙。他們慣於推搪、合理化自己的錯誤和失敗,甚至逃避一切困難,免得挑戰唯我獨尊的感覺。而自知不夠聰明的人,早已接受自己不是最好,所以只專注於鍛煉自己,反而容易從失敗中回彈上升。
我忽然更明白妹妹。從前我總疑惑,為什麼她做任何事情都好像難以堅持下去,每次遇到困難,她都有藉口逃避、放棄。也許,是兒時太多的稱讚害了她;也許,是她被冠以的聰明,誤了一生。
資料引用自fdzone網站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