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國學常識-- 文章風格
[打印本頁]
作者:
iamjason008
時間:
2014-2-25 16:40
標題:
國學常識-- 文章風格
左傳→敘事詳明,描寫生動,運筆傳神,縱橫自得,為歷史散文之佳構。
莊子→想像玄妙,說理高超,文筆靈活奔放,誇張大膽,譬喻生動,辭采瑰麗。
戰國策→委婉善諷,氣勢縱橫,練達人事,曲盡人情,是成就非凡的歷史散文。
李斯→為文瑰麗排比,氣勢奔放。
呂氏春秋→取法自然而求周用世,切近理想而不違事勢。以儒道為主。
賈誼 →氣勢雄偉,波瀾壯闊,議論透闢。
司馬遷→其文雄深雅健,善敘事理,為文史大宗師。
韓詩外傳→於書中雜引古事古語,而證以詩辭,與經意不盡相合。
曹丕→為詩婉約悱惻,一變乃父豪邁沉雄之風。
陶淵明→詩文均樸質,不為當時所稱,唐宋以後始見重於世。
世說新語→文字清俊簡麗,故事機趣橫生,極富文學價值。
丘遲→辭釆逸麗
劉勰→運用經典的思想,作指導文學理論的南鍼。
酈道元→狀繪地貌水文,意態飛動,妍麗絕倫,讀之如身歷其境。
李白→其詩飄灑奔放,俊逸清新
杜甫→風格渾雄古,沉鬱頓挫,語言精鍊,格律謹嚴。
杜甫→其詩反映社會,表現人生,真摯深刻,錘鍊功深。
王維→詩格高妙,五七言古風律體絕句,無不精到,皆臻上乘。
王維→後期山水田園詩,情景交融,意趣淡遠閒靜。
孟浩然→風格清遠,用筆輕淡,語言明澈,頗有陶風。唯懷才不遇,時露傷懷之情
岑參→多詠沙塞風光及征戰之事,顯露陽剛氣象。
崔顥→早期作品流於浮豔,晚年忽變常體,盡寫戎旅,風骨凜然。
柳宗元→記遊之文,摹繪山水,情景交融,為人所不能及。
白居易→文章精切,詩近於白話。
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早年富熱情,思以詩歌改革政治;晚年好佛,心境寧靜,詩篇歸於平和閑適。
杜牧→詩風清麗俊爽,在晚唐詩人中自成一格。
李煜→宮中所作,備極華艷溫馨;國亡後感慨既深,哀怨 淒絕,至為動人, 所謂以血書者也
歐陽修→文章平易流暢,清新自然,詩詞清麗明媚,語近情深。
歐陽修→為文以明道致用為主
蘇洵→其文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遺風
蘇軾→其文氣盛理足,汪洋宏肆,如行雲流水。
蘇軾→思想恢弘,才氣縱橫,文筆自然奔放,明快鋒利。
司馬光→文如布帛菽粟,深切日用 ,羽翼名教,端正世風。
王安石→文章風格峭拔,結構講嚴,論說深透,文辭簡鍊。
曾鞏 →氣勢縱橫,跌宕多姿,筆法精警,長於議論。
周邦彥→精通音樂,善於鋪敘,富麗精工。
陸 游→詞風豪放
辛棄疾→詞境雄奇壯大,善於運用比興、誇張、想像、典故等手法,不落俗套。
水滸傳→鋪敘緊湊,內涵深刻,敘事細緻,神態活現。
三國演義→人物刻畫突出,情節變化萬千,語言錘鍊精純,結構恢弘瑰偉。
關漢卿→豪放自然,不假雕飾,為元曲本色
白樸→儒雅端莊
馬致遠→散曲:沈鬱蒼涼,境界至高雜劇:多脫離現實,而寫神仙道士,以寄其失意與冥想
張可久→所作皆為散曲,清麗典雅,華而不豔。
劉基→文章理充詞沛,神足氣旺 為詩沈鬱跌宕,自成一家
宋濂→文章委曲暢達
袁宏道→重性靈、貴獨創,清新輕俊,情趣盎然。
歸有光→文章疏淡自然,情感真摯,謀篇遣㏄㏄,明淨有法度
方苞→文謹嚴雅潔,以經義為宗
劉大槐→長於古文,精於詩歌,又為時文名家。
蒲松齡→聊齋志異一書雖記仙狐鬼魅故事,但寓有深刻的寄託,富於諷勸警惕意味
袁枚→其詩風趣清新
汪中→堅卓典贍,自成一家。
林舒→詩亦清新
紅樓夢→情節細密完整,人物刻畫入微,文字爐火純青。
梁啟超→融合俗語、駢語、韻語及外國語法,自成一格,號為新民
叢報體。自謂筆鋒常帶感情
徐志摩→散文充滿同情與幽默,其詩清新中有神秘,流利中有蒼涼。
徐志摩→具備中國古典文學的素養,兼融西洋文學的長處,風格別具,抒情真摰。
梁實秋→文筆清新雋永,寓意深遠。 體製精鍊,幽默中見其博雅與睿智。
丁文江→為文嚴密而富識見
蔣經國→涉筆成趣,散文真誠、平易
余光中 →富感性而有陽剛之大美
鄭愁予→擅寫抒情詩,能熔古典於現代,化陳腐為新奇。
資訊來源:
http://sr732.hchs.hc.edu.tw/yesshiau/sys7w.ht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