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寬容--擺脫煩惱的“良藥”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2-25 08:17
標題:
寬容--擺脫煩惱的“良藥”
寬容--擺脫煩惱的“良藥”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句幾乎家喻戶曉的民諺道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然而,要時常保持笑口常開,談何容易?生活中的不平、坎坷、誤解、私怨、糾紛......一波又一波接踵而來,莫不令人心煩意亂,每逢此時,你將如何呢?
據說有一位哲人在回答弟子“如何擺脫煩惱”的問題時,精彩地回答:“寬容”。想想,事實正是如此,生活中有不少的煩惱之事,正是缺少“寬容”而造成的,或者是不能寬容他人而釀成悲劇的。
不過,對許多人來說,要做到“寬容”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當遇到突然事件或有傷面子的事時,便會怒氣沖沖,大發雷霆,難以自製,結果往往使小事變成大事,甚至釀成災禍。也有人喜歡鑽牛角、認死理,對自己偶犯的過錯不能“寬容”,自責、自怨、自艾,甚至為此而尋短見。可見,要“寬容”得有一個冷靜的頭腦,一顆寬宏大量之心,一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氣概,以及一般敢於認錯和糾正錯誤的勇氣。試想,我們的每日生活是紛繁複雜的,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老是陷入其中,並為其左右,整日煩惱不堪的話,怎能擁有好心境、好的生活呢?
記得美國有一本書叫“寬容”,其中的核心思想是說:“人類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寬容的歷史”。我國歷史上流傳頗廣的典故《廉頗與藺相如》就是指大將軍廉頗無端忌妒丞相藺相如,處處與其作對,而藺相如則有一顆寬容大度之心,不為廉頗的刁難所惱,處處以大局為重,最終教育了廉頗,廉頗也負荊請罪,從而達成了“將相和”,為趙國的強盛攜手共進。孔子一生提倡忠恕之道,其核心即為待人宜寬,認為這是一個人修養品德的根本要訣。有些所謂“聰明人”好用心機,結果往往是自尋煩惱。而“庸人”則因心胸寬大而舒暢,平日少有懮愁煩苦,更不會去自尋煩惱,焉知不是福事一件?
當然,寬容並非軟弱,而是一種大度與力量。人活在世界上,更多的是和周圍的人相處,例如朋友、同事、戀人等等。天地之大,能夠經常相處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緣份,何必斤斤計較於一些錙鐵小事而傷人又傷己呢?寬容能為我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生活空間,是消除人際之間緊張關系的緩沖劑,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一分微笑與平靜。
資訊來源:
生活萬象/EQ充電站
epochtimes.co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